高考前夕,各种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考生们加油。
一个朋友打趣道:明明是他们的日子,却让这么多人都感同身受了。
是啊,高考,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日子。
我那天忙完,其实已经十二点多了,但在床上总还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又打开朋友圈、微博,一遍遍地在他人动态里寻找些共鸣。果然翻出了好几个同样睡不着的人,都是高中同学。
“不知不觉间居然两年了。”
思绪一下被拉远,感觉2018年的夏天还恍在眼前。

2018.5.29 高考前一周,学校成人礼
我们列队,一个个走过操场边的大红充气拱门。而班主任老冯,就在门内等着,亲手给我们戴上红领带。
我们宣誓,眼神坚定地说出“破釜沉舟”,仿佛七天后的考场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争。
我们感谢,对着台上的所有老师们鞠躬。然后把下台的他们团团围住,要求合照、拥抱。
在结尾校歌响起的那一刻,千万种情绪涌上心头:对老师的感恩、对同学的不舍、对母校的留念、对过往的遗憾……大家明明最初全是开开心心,最后却都哭得泣不成声。
2018.6.7 高考
我很幸运,考场正在母校,位置甚至是靠窗,可以独占一个大的、空空的窗台。
也许是被平日的模拟考虐到习惯了,考试那两天我吃嘛嘛香,睡得还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沉。想来心态真的是很好了。
班主任老冯和英语老师Linda都是我们考场的送考老师,每场考试前都千叮万嘱。考英语前,Linda还在我脸上啵了一口:“安琪加油!”
而考数学前,我正碰上数学老师出发前往其他考场送考。我朝车上的他挥手,没想到车子居然停下了。他从车上匆匆跑下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细心些,加油!”
加油。
那两日收到的鼓舞和爱意,在我一生中都受用不尽。
2018.6.8 高考结束
五点,最后一科停笔。
我以为的狂喜没有来临,心里只觉得空空荡荡。
我交了卷,看着人群涌向校门,自己却走向相反的方向。我还想再看看这个地方。
走过状元桥、走过小卖部、走过食堂、走过大礼堂、走过实验楼、走过操场、走过跑道……
那天正是大雨,我却在滂沱之中走了很久很久。我内心隐隐约约地明白,我的人生将从此划为两段。而高考正是承上启下的篇章。

我的人生有没有就此分为两段呢?
有的,而且泾渭分明。
我埋首于书本的日子过去,引来了多样又难以抉择的大学生活。固定却深情的人际关系不再,新的交际圈广阔却也寡淡无味。再没有搭过清晨六点的班车,更多的是享受无拘无束的夜猫子时刻。
这些是表面的变化。内心的变化其实更多。
最主要的一点可能是,我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要长大了。家人、老师和社会为你准备的保护伞,在随着高考结束一点一点缩小。
“你要成为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这个事实让我惶恐,让我不安,却也让我不得不每时每刻准备着。
于是,在后来很多个难过的日子,有关高考的记忆每每入梦。
我记得老冯给我戴上红领带的样子,记得同学送我被写得满满的明信片,记得考场外众多穿旗袍的阿姨们,记得数学老师飞跑下来抱住我。
这些片段,明确而有力地告诉我:
你可以,你能行,你被我们爱着。
时光是张单程票,我们回不去。
可是从高考中得到的勇气和爱意,却可以给我无穷的力量,让我受用终身。
又是一年高考时,2020届考生们,也愿你们前途广大,在高考这场战役里得到比成绩更多的礼物。
岁月拾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