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猫妮的反思集
时间胶囊 | 给 25 岁的自己写一封信

时间胶囊 | 给 25 岁的自己写一封信

作者: 小猫妮_竖屏思维导图创始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21:13 被阅读0次
    image

    猫妮有话说

    从 1995 年 5 月 5 日到 2020 年 5 月 5 日,25 年,25 岁。感谢孕育我出生并抚养成人的父母! 想要从 25 岁开始,每年给自己写封信,记录生命的痕迹,想到做到,开始写。

    想说的太多,以至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本着成果导向的原则,通过简单梳理,准备记录三个让我感触比较多的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是我自己,已经发现的,还没发现的,组合到一起成为了今天的我。

    1. 记录者:了解真实的自己

    作为一个「数据控」,我热衷在长时间的周期里收集记录自己的各种数据,在印象笔记里,「个人大数据」的标签里有110 个文档。

    记录的目的是什么呢?了解真实的自己,观察并分析规律,提出假设,根据新的数据验证假设,优化自己的行为。

    说实话,自己数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居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记录了这么多。简单的盘点一下,我都记录了什么呢?节选 18 个与你分享

    • 睡眠数据和手机使用数据

    • 手机和电脑的时间记录

    • 看过的电影和书籍

    • 移动硬盘空间的增长速度

    • 会议主持事项和时长的记录

    • 个人社交平台的数据

    • 我分享过的重要截图,在哪里分享,分享给谁

    • 软硬件设备名称、价格、序列号、收据

    • 物品维修用到的文档、收据,和客服的沟通过程

    • 键盘使用数据

    • 微信好友数量变化

    • 各大平台自动生成的年度报告

    • 我所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式

    • 我制作的思维导图

    • 我眼中的世界,观察到的现象

    • 我做过的傻事和应对补救方式

    • 我学习新技能时的犯过的错误

    • 各种新技能的学习日志

    • ……此处省略 100 条

    各种数据,我通常都是顺手记录,很少刻意整理,除了长期记录的新技能学习日志,其他类型的数据花的时间都很少,在工具、快捷键和标签系统的帮助下,每次半分钟到几分钟不等,所有的数据都是不完全统计,也会出现大量中断记录的情况。即使如此,我依然收获了很多。

    如果把上面节选出来的 18 条简单的做个分类,我想分成以下三种:身体、软硬件、生命体验 类型一:和身体相关的数据 每天都健康的活着,这是我眼里顶级重要的目标了。通过记录和身体相关的数据,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生活规律。从 2018 年到 2020 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变化,随着技术发展和设备的升级,我可以更多的从主动记录到被动记录。

    因为充分了解「日常」,所以能够更容易察觉「异常」。及时发现自己睡得少,发现自己屏幕使用时长超出平均值,就可以定位可能的影响因素,及时干预调整,以「周」为单位,逐渐优化自己的习惯和行为。

    在「感觉」和「事实」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比如感觉自己没看多长时间屏幕,实际上两三个小时过去了。感觉自己已经看了半天书,实际上才过去十分钟。感觉自己每天睡得挺早的,实际上每七天的平均入睡时间在半夜甚至更晚。这时候数据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以尽可能客观的视角,看到真实的自己,缩短「感觉」和「事实」的差距。

    察觉到问题的存在,才更有可能开始寻找造成问题的影响因素,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当然误差和干扰也必然存在,习惯的优化并不容易。 类型二:和软硬件相关的数据 我每天都在和各种软硬件打交道,从数据中挖掘规律,在我看来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简单举几个例子。

    例一:键盘的使用数据

    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喜提 1000 万次的键盘敲击次数(是次数,不是字数)和 250 万次的鼠标点击次数。为什么我会选择破而后立学习双拼,为什么我会选择购买并使用有些小贵的静电容键盘和罗技的鼠标?知识工作者的身体劳损体现在哪里?除了脑力的消耗,手指承担的压力一点儿都不小。这还是在我经常使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来输入内容的情况下。

    image

    通过键盘的使用数据,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对于硬件设备的需求,购买设备时也有了可靠的决策原则,我知道要有意识的寻找杠杆来调整工作量,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做,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做,选择权在自己手中,放弃或者授权都可以是不同的选择。

    通过观察鼠标点击区域的热力图分布,我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点击效率,注意力集中的区域也非常有规律性。如果过于分散,可能就说明出现了瞎忙的情况,东一头西一头的做事,最重要的事却迟迟没有进展。这时候及时调整,让自己静下来,面对原本想要逃避的困扰,做着做着也就做成了。

    image

    例二:各类设备信息和维修过程关于不同类型的设备维修,每次经验都可以起到叠加的作用,当我更加清醒地看到问题,就不容易被别人忽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花冤枉钱。记录之后不一定要经常回顾,记录的事情都会作为一片信息加载到脑海中,有触发的时候就会被自动调取出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很多关键信息的记录,也会在需要的时候节省很多时间。不用担心,不会迷茫,需要什么信息,我立刻就可以搜索提供给客服,迅速解决问题。如果身边朋友遇到相似的问题,我也可以提供自己的经验给对方参考借鉴。 类型三:生命体验相关的数据 生命体验包括什么呢,我遇到的问题,做过的傻事,新技能的学习日志,生命中发生的第一次,看过的电影和书籍,观察到的现象,等等。说到这一点,感觉我的眼神都是闪闪发光的,因为生命如此值得珍惜,所有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天都如此的令人期待。

    image

    只要在做事,出现错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无论是走路还是吃饭,我们都是从小经历「千辛万苦」才学会的。筷子掉了,人摔倒了,都是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但是没关系,错着错着就对了。主动思考,举一反三,就可以避免重复的错误。多体验不同类型的困扰,是多有意思的事情啊!如果什么都是一成不变,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犯错,那么如何成长呢?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沾沾自喜过自己的情绪比较稳定,那是因为除了日常的学习节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啊!情绪是否稳定,恢复速度如何,是要在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才知道的,通过一次次的手忙脚乱鸡飞狗跳,让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在发生变化,让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在扩大。

    25 岁的自己,自愈力和情绪状态恢复速度是我非常自豪的一点,手动给自己比心撒花。刚才也有提到,感觉和事实的偏差真实存在,数据的记录让我更加靠近事实,看到真实的自己,清晰的感受到生命体验的变化,让人欣喜雀跃。

    通过记录我的傻人傻事,记录生命中的各种全新体验,记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可以带着非常强大的勇气和自信面对未来的挑战,困难必然会出现,但是我有打磨好的武器库,随着我成长,武器库也在升级,武器在精不在多,自愈力绝对是宝贵的一点。

    当自己有充足能量的时候,自己能量恢复速度快的时候,才会有额外的能量传递支持到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经常有认识很久的朋友说「有我在,真好」,都是因为我先照顾好了自己。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是一切的前提。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而是为了创造自己独特又精彩的生命体验。

    推荐阅读:
    小猫妮:聚焦成长值,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
    2020年5月日签 | 生命体验日志
    点亮你所拥有的,聚焦你所做成的——小猫妮2019年成就事件(时间轴版本)

    2. 创造者:创造自定义的精彩

    说到生命体验,我发现 25 岁的自己,成为了更加自由灵动的创造者,大胆地创造着自定义的精彩。

    当我把选择的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中,很多事情都变得更加轻松。自己观察分析,自己主动思考,适当参考他人的建议,自己选择,自己承担结果,从一个个结果中积累着经验。

    从 24 岁到 25 岁,在各方面都做出了新的选择。令人欣喜的选择,令人难过的选择,令人成长的选择,还是那句话,自己做出选择,自己承担结果就好。天气好的时候很舒适,下雨了也可以打伞,雨后更是可以看到无比美好的彩虹。

    对错好坏都是基于不同的立场,活在当下,活出自己,活出自己的生命力,是无法被他人代替的事情。

    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竖屏思维导图,在行动的路上,我也发挥着创造者的力量,感受着生命的精彩。

    创造全新的体验,主动权都在自己手中,从创造「竖屏思维导图」到创造「百日百图」活动和「制图马拉松」活动,从百人直播到千人直播,从第一次线上分享到第一次线下分享,从免费制图到付费合作,从思维导图设计师到可视化笔记设计师,从自己制图到团队制图,从鸡飞狗跳到稳如泰山,能够亲手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体验,感受着独一无二的幸福感,真的让人一次次忍不住感慨:活着真好!

    不要说「没办法」
    没办法可以找办法

    不要说「不知道」
    不知道可以想办法知道

    不要说「我不会」
    不会可以学

    大声说「我可以」
    打不开门时,自己做一把钥匙
    把门砸了也行啊!

    大声说「我选择」
    抓住主动权,打开封闭已久的窗户
    要透透气啊!

    大声说「我想要」
    自己选择,自己承担结果
    想要就去主动争取啊!

    有些事情可能有难度,但这不是停下来的借口。能力可以暂时不够,态度不能后退。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眼前的问题,主动寻找解决方案。资源是比想象的更加丰富啊!

    推荐阅读:
    小猫妮:做一名思维导图设计师是什么体验?
    思维导图 | 小猫妮和思维导图的那些故事……找到你的闪光点!
    小猫妮:能力圈是生长出来的,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

    3. 观察者:保持沉浸和抽离的动态平衡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真的是感觉「难死我了!」。我非常确定的知道,我想要写一封信给 25 岁的自己,但一开始并不知道写什么,然后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

    当我抽离出来,看到一个困惑又着急的自己时,一下子就看到了解决方案——我需要一些触发器来启动。我有的是触发器,印象笔记里的文档,个人大数据的标签应该有很多了,打开一看,有 110 个,选几个很容易。我还有好几个移动硬盘,除了存储的信息资料,也有大量照片录像记录着我生命的痕迹。

    image

    为什么我会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触发器」呢?

    因为在我的数据里有一项是「我的生产力要素和阻碍」。这一点要非常感谢永澄老师,在 2019 年就建议我持续记录并更新。我就陆陆续续的记录更新着,到现在也有超过 50 条的信息了,我了解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创造出让自己满意的成果,知道有哪些影响因素会阻碍自己产出成果。

    数据的记录,再一次缩短了「事实」和「感觉」的差距。日反思,周计划,月复盘的习惯也是一样,我经常会感觉自己最近没做什么,但盘点梳理之后,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真实的成果摆在那里,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点会连成线,不经意间种下的种子,都会默默生根发芽,如果有心浇水施肥,种子会悄悄开花给予自己以回报。如果不小心忽略了种子,它的生命力依然很顽强,自己野蛮生长,破土而出。

    看到真实的自己,享受生命的美好。

    25 岁,人生的四分之一转折点。

    感谢自己活出自己

    感谢提供养料的蜜蜂们

    感谢浇水施肥的园丁们

    明年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胶囊 | 给 25 岁的自己写一封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nc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