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来到缙云支教,今日下午有两节音乐课,刚好是六年级,教学内容我自己学生两周前已经学过。我的课喜欢原创,喜欢按照自己的感觉和灵感来设计,虽然过了半个月,大致教学流程清楚。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根据这边学生实际要做些调整。
没来得及和这边音乐老师过多了解学生情况,从办公室里听到隔壁教室四年级上课情况,大概清楚了这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学生的音乐素养情况。上午最后一节课马上将上课流程提纲写好,与之前自己的备课做了些调整。
下午第一节课上了十分钟,明显感到学生对音乐各要素概念不是很清晰,对音乐的知识较为模糊,所以提问下去回答不太上来,随音乐肢体个性化表现少,有些没跟上音乐节拍。整体模仿力不错,音乐基础不差,包括识谱也不错,老师教学比较认真,可能教学认知方面不太一样。
十分钟后,马上调整教学方式,“砍掉”了两个活动,保留几个目前学生能参与表现的活动。
整整40分钟,除了活动就是活动,反复进行,慢慢叠加要求。学生参加活动,刚开始有些放不开,接着就开始乘机交流玩耍,对于音乐活动要求不是很清晰,所以指导次数较多,重复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占据了大量时间,因此,没有完整一遍唱下来。
但是,相比较一首歌曲反复学唱,我宁可用来做音乐游戏。要唱会一首歌曲是很简单的事情,反复播放跟唱就行,但是音乐素养的提升必须要善于将音乐听“薄”了,只有在活动中亲身参与中才会去关注音乐的细节——节拍、节奏、声部、音高等等,肢体随乐动就是将音乐分解,听懂听会。听的能力增强,素养培养了,唱、奏都能轻松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