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突然解锁了“折耳根”这道菜,以前不大爱吃,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那么爱吃。今年突然感觉到它的美味,用野葱、芫荽、姜蒜、酱油、油辣子、花椒油、白芝麻、香醋、白糖和煮熟的新鲜胡豆,加上油酥花生米一起拌起来,别提多下饭了!是春天餐桌上“春盘”的一道特色。

春天的集市,有各种新鲜的野菜,来自离此10--20公里左右的明月沱、惠民、鹿角、花溪、界石等地区,那里尚存着一些农村山野。
除了折耳根,我还邂逅了积雪草、紫花地丁、蒲公英、茴香、清明菜等各种野菜,对于我来说,它们在今年似乎一起解锁了,我把它们买回来凉拌、烙饼、做汤,带着春天的元气,那种特别的新鲜感,美味极了。

以前喜欢甜口的烙饼,这次因为野菜的缘故,我烙了盐口的,在新鲜的野菜参与下,没想到意外的香,特别是茴香加上剁细的积雪草,用加上鸡蛋液发过的面粉,烙成盐口的饼,真是满口生香。

夜晚,我将面粉、糯米粉加上米酒、鸡蛋液和在一起揉成团,用碗装着,放在锅里烧热的水中,盖上盖,第二天面粉就发膨胀了,于是我把面团弄成圆形,用特别的叶子包着,放到蒸锅上蒸,十几分钟后,我自制的“叶儿粑”就出笼了……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咬春”的习俗,我今年算是“咬到了盛大的春天”!这真是一场春天的盛宴,这是中国人诗意生活中的一种春天的仪式。
中国人的生活总是充斥着各种诗意,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盛赞了中国人的诗意生活。而“咬春”,我认为是民间的诗意,是中国人顺时生活的智慧,那种顺应天时,与天地共舞的喜悦,对春之时光分外珍惜的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让人动容。
我做这些“春盘”,从来没有学过,也没人传授,就是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就会了。因为以前母亲爱做,她总是会说,吃“马蹄草”(积雪草)清热,春芽是发物,女人吃“车前草”有好处……,春天要用清明菜“烙粑粑”,总之她的头脑里装满了各种植物的特性和效用,也会在春天做关于春天的食物。
原来传承就是这样的,没有教你,但你吃过她做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你自己自然就会了。
原来母亲这种生物,她的喜好,她的一言一行,早已经留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曾被称作“新新人类”(我们当然不会这么称自己),那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本来就不同,我叛逆,我“离家出走”(虽然被拽了回来),对于母亲极力推荐的这些春天的食物,我心里不以为然,那时候更喜欢精美的糕点和味美的饮料……
突然这时候,那些曾经的美味食物,那些各种添加剂混合出的美味,变成了“垃圾”一般的体验感,而那些曾不以为然的“野菜”食物,却带着一种神秘的光芒,向我的味蕾席卷而来。我盛赞它们的天然,盛赞整个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