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

作者: 空谷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04:22 被阅读0次

文学魏晋南北朝,上溯汉末至建安。

诸多名流跨时代,生活足迹在后边。   

社会动荡人离乱,迄于陈亡四百年。   

汉末名虚魏蜀吴,西晋时短东晋完。   

宋齐梁陈南朝事,北朝更替更频繁。   

世乱作家众星灿,形成流派更可观。   

文学创作重自觉,争奇斗艳百花妍。   

先秦文化仍渗透,融合儒道佛而玄。   

思想开放无禁锢,可谓文学艳阳天。   

四百年间如春梦,鸾凤莺鹂百鸟喧。   

曹操父子放异彩,形成风骨在建安。   

慷慨悲歌励心志,哀而不伤气浩然。   

建安七子怜民苦,孔王刘陈徐应阮。   

曹操荣兴四五言,曹丕开创七言篇。

诗风质朴转华美,曹植诗歌作峰巅。   

魏末司马篡曹氏,文人避祸多忌嫌。   

崇尚老庄谈玄理,建安风骨没草间。   

影射政治之黑暗,阮籍咏怀八十篇。   

西晋太康作家群,三张一左二陆、潘。   

唯有左思见风力,《咏史》怨愤门第寒。   

刘琨、郭璞太康后,芳名远扬在诗坛。    

东晋末年陶渊明,朴素平淡写田园。    

金刚怒目咏怀诗,不染污浊鄙视官。    

晋宋之际诗风变,游山玩水乐翩翩。    

谢混、殷仲先染指,艺术水平在一般。    

精雕细刻谢灵运,旗帜高扬列最前。    

鲍照继承汉乐府,抒写愤懑杂、七言。    

沈约、谢朓永明体,声韵律吕精专研。    

梁、陈时代风污下,文帝好作浮艳篇。    

宫廷弄臣争献诗,描写女色披管弦。    

北朝作家多模仿,庾信入北月高悬。    

宫廷诗人怀南国,《咏怀》廿七颇可观。     

五言对仗合律、绝,直启唐人作示范。    

六朝乐府民歌好,情趣不同北与南。    

建业荆州民风软,清新自然情宛转。    

北朝民歌风刚劲,题材内容较广泛。

羁旅尚武与争战,直道人民苦与寒。     

六朝散文承秦汉,文学史上更发展。    

儒名法道纵横家,不同程度又表演。    

学风士风渐通脱,人性觉醒文风变。    

“清峻通脱”不凝重,“华美壮大”呈新颜。    

曹操就是带头人,丕、植情趣若山泉。    

七子文气更充沛,不逊战国纵横谈。    

魏末文风尚清谈,行为放达向玄远。    

嵇康《声无哀乐论》,阮籍《大人先生传》。

批判现实意义深,使气骋辞不避嫌。

西晋创作颇繁富。更重文质审美观。

陆机《文赋》词采美,《豪士》《吊魏》精锤炼。

东晋散文有奇品,《兰亭集序》最可观。

岂止天下第一书,文林更是第一篇。    

文史虽然已分别,难舍范晔之编撰。    

沿袭《史》《汉》《后汉书》,腾蛟起凤文熣灿。

八十列传与十纪,人物鲜活在眼前。

后来史书不入文,陈寿《三国》可画圆。  

骈文风靡南北朝,对偶辞藻尚用典。

《北山移文》孔稚珪,嘲讽假隐刺心肝。

吴均《与朱元思书》,文辞清丽千古传。

北朝杨炫、郦道元,散文著作骖騑骈。

科学文学《水经注》,景物如画绣山川。

再读《洛阳伽蓝记》,佛寺兴衰神怪仙。

赋文六朝呈奇采。题材范围又拓宽。

抒情说理或叙事,生离死别或游览。

无一不可入赋体,大赋不多小赋繁。

且读曹植《洛神赋》,仙界美女到人间。

王粲《登楼》抒感慨,向秀《思旧》颇简短。

《归去来兮》陶渊明,摈弃污浊乐田园。

骈文影响作骈赋,《别赋》《恨赋》《芜城》篇。    

最是有名属庾信,文学精华《哀江南》。    

《小园》《枯树》赋悲凉,望其项背谁敢言。

小说发展到六朝,佛、道传布更广泛。

侈谈鬼神道灵异,志怪小说篇连篇。

有名干宝《收神记》,形象无个不超凡。

轶事小说也编篡,《世说新语》影响远。

汉魏六朝批评论,日月同辉空中悬。

《典论·论文》曹丕作,个性文风相关联。

陆机《文赋》创作论,十种文体阐释全。

《文心雕龙》刘勰著,体大思精五十篇。    

居高临下是总论,概述文学各方面。    

文体创作批评论,分条析捋精摩研。    

钟嵘《诗品》更细化,专论诗歌是五言。 

放开手脚说用典,四声八病是栅栏。    

但求好诗莫拘法,诗好技巧自然娴。    

萧统《文选》文学集,渗透编者文论观。    

三十七类别文体,类下小类又若干。    

作家一百三十人,诗歌三百三十篇。    

陶令傲然群体外,独树一帜上摩天。    

缘于帝子具慧眼,引诱后人编文选。    

文学史上影响大,日月昭明到今天。

相关文章

  • 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

    文学魏晋南北朝,上溯汉末至建安。 诸多名流跨时代,生活足迹在后边。 社会动荡人离乱,迄于陈亡四百年。 汉末名虚魏蜀...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

    一、古代文学 今天古代文学学习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及唐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第一段。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文...

  • 魏晋风流2.魏晋文学-包容中融合

    魏晋风流 2.魏晋文学-包容中融合 魏晋南北朝局势的混乱分裂,但对于文化,则是进化、包容、融合。 魏晋南北朝,...

  • 《诗经研究史概要》摘记(3)

    六、《毛诗正义》和汉学《诗经》学的终结 1、魏晋南北朝时期《诗经》学的衰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自...

  •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诗歌 识记: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 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

  •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最有成就的方面是诗歌,五言古诗的发展尤为突出。它从建安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经过阮籍、左思、陶...

  •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建安风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风骨:是一种精神内涵,是文人的气度风采在文学之中的投射。 建安风骨:建安...

  •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章 曹植 1.曹植其人 曹植:字子建,著有《七步诗》 有才:才高八斗。 后人评:文采出众,志向远大。 2.诗作...

  •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五章 左思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妹左棻,晋武帝贵嫔,左思移家京师。 《三都赋》:洛阳纸贵来历 性格特点:内...

  •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魏晋风度 玄心:临危不惧的气度,宠辱不惊的态度,视死如归的态度 洞见: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才思 妙赏:深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rh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