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碎碎念
看春晚是过年的一种仪式感

看春晚是过年的一种仪式感

作者: 花目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2-19 13:14 被阅读0次

春节的假期一过,过年的感觉戛然而止,最近可盼望的只有元宵节的最后一闹。正月十五再一过,过年这事儿就算彻底翻篇了。

身为北方人,每到除夕夜里看春晚,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尽管各地方台都有自己的春晚,但说到春晚这个词,通常指的都是央视春晚,过去全称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在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1983年举办了第一届春晚,到现在已经40年了。春晚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

过去春晚大家最喜欢看的节目类型是语言类的,这一点从晚会节目播出时,外面放炮声音的大小中,就能有大致的判断。每到语言类的节目开始时,鞭炮声音明显减弱,尤其是在赵本山还上春晚的那些年里,只要他的小品一开始,几乎就听不到什么鞭炮声了。人们暂停下手里的忙碌,专注于节目中,期盼着新一年的笑料。除夕夜里看完一遍,到了重播时依然会有所期待。一些台词在之后的生活中,时常还会被人复述演绎,让欢乐再次重温。

那些年在春晚首播后,会有一个观众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活动。参与投票的观众买上一份《中国电视报》,按虚线将报纸上的投票表剪下,填写上自己最喜爱的春晚节目类型及名称,装入信封,邮寄给主办方。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会上,主持人会公布各类型节目的获奖名单。语言类节目的奖项总是倍受关注。

在1994年的春晚中,黄宏和侯耀文表演了一个小品叫《打扑克》。身为小品演员的黄宏说,现在相声明显干不过小品。相声演员侯耀文默不作声,干笑回应。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春晚上语言类的节目变得屈指可数,表演台词也不再是笑料的原产地,而成了网络用语的复读机。很多小品节目跨界表演求反差,刻意尬笑煽情多,没有讽刺只有模式,基本上属于看了就看了,不看也没什么遗憾。

春晚舞台上的小品已不再像以往那般风光,我对春晚的期待也变得稀松平常。但是除夕夜里的春晚似乎又不可或缺,成为了过年的一个标志性事物。

相关文章

  • 春晚?春晚!

    繁星月影/文 以往过年我总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观看春晚已经成为过年的一种仪式感。没有春晚,就好像缺失了什么似的...

  • 看春晚是我和父母之间最重要的仪式

    每年过年,我最期待的是看春晚。 因为看春晚,是我和父母之间最重要的仪式。 为了这个仪式,我们在年三十这天要做很多准...

  • 当我洗澡的时候,我想些什么

    有钱没钱,洗澡过年。 除夕日,洗个热水澡,就像过年看春晚的前奏曲,是辞旧迎新的一种习俗,像是一种仪式,可以隆重、简...

  • 2018-12-14

    赛龙舟,悬艾叶,吃粽子。 这是属于端午的仪式感。 团圆饭,放烟花,看春晚。 这是属于春节的仪式感。 而仪式感未必都...

  • 看春晚,品人生

    从1983年央视办第一届春晚开始,到2021年,已经有38个年头了,除夕看春晚已成为人们过年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过...

  • 简单年夜饭

    有仪式感的简单年夜饭~~ 歇会儿包饺子看春晚*^O^*

  • 铁路少年的小学生活29——阿吉拉生活系列记忆之过年习俗1

    续上集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过年习俗1 那时过年没有春晚,但春节却是个隆重的、有仪式感...

  • 儿时过年那些事

    题记:父辈们过年有传统的习俗、仪式,对过年是一种信仰,是对祖先的敬拜和对神灵的敬畏。儿时过年的那些事,满满的仪式感...

  • 仪式感

    过年了,倒数、相互祝福、张贴对联等等,这些带来了年味,而背后实际是一种仪式感。 仪式感的存在,实际是为人带去一种支...

  • 年三十的仪式感—看春晚

    “集市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在置办年货;小区里张灯结彩,家家门口都是一抹红色;全家都在一起看春晚,一股香肠腊味扑面而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春晚是过年的一种仪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rv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