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严监生

作者: 浅池溶月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06:40 被阅读0次

昨天给学生讲练习册,一道题蹦到映入眼帘,关于《儒林外史》里人物的解读,揉揉眼睛又仔细看了一遍,眼没有问题,还是解读的问题。

质疑了练习册的说法,第一时间跟学生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这还不是教科书呢。

为了给严监生一个合理的说法,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我又跟周老师商量,私下里又扒拉了几本教参,还是坚信我的看法,练习册上对严监生的介绍那是错得离谱。

夜晚孩子睡后,我又翻开《儒林外史》原著,一句句看,生怕错过一点儿细节。我试图找出只言片字来证明练习册这样评价的合理性。

这一看不打紧,越看越上头,不禁感叹吴敬梓真是神笔。从中发现了很多自己原来并未注意的细节,子虚乌有的情节,深刻的现实矛盾,传神的人物描写……我是越看越兴奋,瞌睡瘾一下子无影无踪了,虽然上下眼皮打架,但是心却一点儿都不想就此安睡。

L先生睡前安排我早点休息,他担心我一直开着灯影响孩子休息,也耽误自己休息。看看时间是凌晨,可我依旧眼困心不困。关掉灯平躺在床上,耳畔是孩子的呼吸声。我不敢像往日一样摊煎饼翻面,可一直睡不着。脑海里一直想着书中的人物。严监生、严贡生、王氏及赵氏,王仁、王德一个个像走马灯一样在头脑里跑。

诚然病入膏肓仍不忘记收早稻,临终前因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是他的吝啬,一家人守着钱财不舍得吃肉,确实抠,王氏面黄肌瘦应该是饿的。然而他身上只有吝啬吗?他对自己抠,原配王氏生病,他也是舍得人参的,对妻舅王仁、王德和哥哥严贡生和侄子都是不错,给妻舅拿钱,为哥哥出钱摆平诉讼,他怎么能简单定义为吝啬鬼呢?更何况是把他定为土豪劣绅,说他横行霸道,强取豪夺呢?

本来把严监生归于吝啬鬼就够委屈了,还把他归于土豪劣绅,说他巧取豪夺,横行霸道加吝啬,难道编者没有看过原著?或者是错把他哥哥的恶盖到他身上?真想说这说法实在是太过分了哈,是谁这么不过脑子呀?

不知道严监生知道自己被人如此误解,会是怎么样的心情。我只想说这样写误导学生不说,还污名化严监生,实在有些过分。

闲了,我要写写人物分析。

相关文章

  • 被误解的严监生

    说起中国的吝啬鬼,估计不少人都能脱口而出——严监生!他临死前举起两根手指头的形象确实是深入人心,让人无法忘...

  • 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只手指头不断摇晃,众人询问他想说什么,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从此表现出严监生...

  • 严监生,我错怪你了!

    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 严...

  • 严监生之死

    接上篇,王老实女士之死,这篇来探讨下严监生。 《儒林外史》里,大概因为选入语文课本的是严监生临死前的一段,所以,对...

  • 再读严监生

    寒假里我和儿子共读了《儒林外史》,(儿子的寒假作业是读这本书并且分析人物形象,为了激励他认真读,我和儿子约定一起读...

  • 严监生——一个被误解百年的好人

    严监生在生命“弥留之际,从被中伸出两个手指头,针对这个暗喻,亲朋好友抓耳挠腮,有说代表两个未见面的亲人,有回两笔银...

  • 王老实女士(严监生正妻王氏)之死

    本文是《儒林外史》的读书探讨,系本人原创,首发于简书。 严监生死的很冤枉。 严监生的正妻王氏死的更冤枉。 要说严监...

  • 严监生的悲哀

    文/盐五言六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讽刺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

  • 可怜的严监生

    严监生,名叫严大育,字致和,高要县的一个财主。 他得以扬名的中心事件是:当他病入膏肓时,“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

  • “两根手指头”的意义

    ——《儒林外史》严监生形象分析 严监生——严致和,临终前倔强地伸出两根手指头,当他的妻子赵氏剪掉一根灯草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误解的严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wd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