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北泉寺不至
文/刘雷生
沿着白河路向南,快到确山县城的地方,有一条小路,顺着小路西行约五公里,就是北泉寺所在。
北泉寺旧名天宫,唐朝时改名资福寺,据《确山县志》记载:城西有三泉,因此院位居北泉,故沿称北泉寺。
适逢周末,更是冬日难得的暖阳,我独自一人驱车离开市区前往北泉寺,从驻马店到确山的路我也算熟悉了,每年我都要在这两座城市之间往返多次,但北泉寺却从未去过。
过了城郊分界的练江河,楼越来越低,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冬季荒凉的树和田野。原本纵横交错的路慢慢变成一条线,我在这线上缓慢地爬行,宛如朝拜的脚步。一辆辆汽车从我身后呼啸超过,反而让我感到不好意思了,颇有一番“别人笑我车太慢,我笑别人看不穿。”的情趣。
北泉寺到底在哪儿呢?
出城已有一二十公里了,没有一个景点指示牌,按说有这么悠久的一个景点,当地早就四处宣传,修整一番,关门收费了呀?北泉寺呀,如果真的是那样,真是虚行一次了。
正在我迷茫的时候,指示牌出现在路的一边,我惊喜之余又有些失望。
顺着指示牌右拐,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我放慢了原本就很慢的车速,小心翼翼地在这条路上寻找着平整的地方。路的尽头,一条弧线划破天空,自北向南,蜿蜒起伏。啊!那是山的轮廓。
越走越近,在天空这张画布上,轮廓清晰起来,渐而上色,细节越来越清晰。像是有人在一笔一划勾勒天地。我在这正在进行的画作中奔走,一路风尘顿时化为无有。
这条路越来越难走,早已不见了水泥,越来越窄,取而代之的是泥土和石头,我看到远处接近山脚的地方,连路都消失了,正在我为这路头疼不止时,意外的发现前面不远有一条岔路也是通往群山的。
我兴奋地转弯,加速行驶,这个时候,电台正在播放李宗盛的《漂洋过海来看你》。
但北泉寺到底在哪儿呢?
不知不觉,路已走到了尽头,再往前便是崎岖的山路了,山脚下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破旧房屋,还有一个好似荒废了的采石场。我站在山脚,看着群山满眼的灰色,不觉有些怅然。
这时,从山坡上慢悠悠地走来几只羊,继而越来越多,像张洁白的地毯铺满了山坡。在地毯从山坡上滑下之后,一个抽着烟袋的老人弓着背,背着手缓缓地跟随着。
我拿出烟走了过去,递上一根并拿出火机点燃说:“您好,我问一下,北泉寺怎么走?”
牧羊老人并没有回答,而是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一阵青烟随风化入群山之中。再抽第二口之前,他说话了:“你走错了,北泉寺在大路上,一直往西。”
大路,正是刚才让我头痛的那条泥巴路,原来所谓的捷径,有时并不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走向目的。
我问:“可是,那条路很难走,怕是再往前过不了车了吧?”
牧羊老人微微一笑,接着抽烟,似乎像我这样的“迷路人”他已见怪不怪了:“开车是到不了北泉寺的。”
看着老人赶着羊群渐行渐远,我回味着他的那句话,灰头土脸地离开了这里。
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不久之前看到的影片《冈仁波齐》,当时有一个学生问我,这些人为什么走着拜着,这么慢,还这么累,开车多快多省事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