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摘抄笔记:开窍

阅读摘抄笔记:开窍

作者: 九九16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07:21 被阅读0次

《平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个世界上,头脑混沌的人,无论怎么努力,一辈子都只能在底层挣扎;而人一旦开窍,认知发生了觉醒,哪怕跌落谷底,最终都能直上青云。

一个人从闭塞到觉醒,往往是有预兆的。

1.

这个世上从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构建你生命的一块拼图。

它们与你紧密连接,好的坏的都是你不可或缺的经历。

悟透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抱怨生命中的风风雨雨。

把艰难当成垫脚石,把埋怨化为原动力,你想要的未来才会如约而至。

2.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初读觉得残酷,但越长大越明白:这世上不存在感同身受,人情冷暖只有自己知晓,世态炎凉才是生活日常。

学会有苦肚里咽,有累心中扛,在艰难的日子里,唯有自己能救赎自己。

杨绛先生在特殊年代,被批斗、被剃阴阳头,但她却说: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木心先生遭人构陷,被折断手指、被监禁多年,但他出狱后却说: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人这一生遭受的种种,旁人并不能懂,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懂得了诉苦没用,你就不会再四处宣扬;领会到万事靠己,你就能默默吞下眼泪,用尽全力向彼岸泅渡。

等到你挨过了所有苦楚,你的通透就是你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只把结果展示给别人,这不是虚荣,而是一种真正的开悟。

3.

茅盾说: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来源,都是因为高估了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地位。”

有时候,真心不一定能换来诚意,付出也不一定能得到回报。

一味对别人好,就是给别人提供了伤害自己的利器,最终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

《百年孤独》中说:

“人生的实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人一旦开窍,就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再高估关系,就不会为不值得的人黯然神伤。

往后余生,做好自己,亲疏随缘,你的幸福,终究要靠你自己成全。

4.

此时你才能意识到:当你不优秀时,根本没人把你放在心上。

当你不能为他人提供价值时,所谓的贵人,也只是一个个冰冷的人名。

事实上,社交的本质就是一场资源的互换。

在酒桌牌场上混迹,不仅找不到人脉,最终也只会消耗自己。

没有人会想要结交拖累自己的人,放弃无效社交,才是你自我觉醒的开始。

《极简力》中说:

“人脉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

当你能专注自身,实力得到提升,优质的资源自然会向你靠拢。

让自己不断成长,你就是你自己最大的人脉。

5.

心理学上,有一种“聚光灯效应”。

是指仿佛自己身处聚光灯下,觉得所有人都在评价自己。

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要忙。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就只会在对方的世界里,逐渐迷失自己。

《一百岁感言》中有句话: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把目光往回收,专注在自己的事情里。无需在意别人,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当你开窍了,你就会明白:世界本就多样,人也不止有一种活法。

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更不必活给别人看。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你过得怎么样,只有你自己知道。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即使不圆满,你也不会有遗憾。

6.

作家潘向黎写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她把人比作一间房子,里面有四根柱子。

她表示,每个人都有一根较差的木头做成的柱子,让人改掉缺点,就是去掉那根不好的柱子。

但实际上,那也是支撑这间房子的柱子之一,蛮横地逼迫着去掉它,这间房子可能就塌了。

现实中,我们难免会有改变别人的想法。希望对方把缺点一一改掉,并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去生活。

但事实上,我们不是在改变他的某个行为,而是在否定他的三观,抹杀他活过的痕迹。

更何况,我们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参悟了这一点,我们便不会再轻易给人提要求,不会轻易介入别人的因果。

陈坤在做客《圆桌派》时,提到了一个概念——“内观”。

把人生的视角转到自己身上,向内看,向己求。

多去看自己的不足,少关注对方的过失。

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

把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

7.

没读过书的人,看到的是天真烂漫的世界,但这也只是一种假象;

读过一部分书的人,察觉到世界的残酷,眼前是黎明前的黑暗,心中不免失落;

有着大量阅读积累的人,知道人间是炼狱却还心向阳光,眼中充满了希望。

事实上,阅读就像我们伸出的触手,帮助我们感知这个世界。

读的书越多,对世界的认知就越深;把阅读当习惯,我们的生命也将变得辽远和开阔。

纪录片《我在岛屿读书》中,房琪曾提出过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她说:

阅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能有机会走近那些璀璨的星星。让我们能去跟他们用一种方式,在一个不同的空间里,也能对话也能遇见。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书中就是一方静谧的天地。

而阅读能帮我们脱离现实的琐碎,让我们体验到不同的人生。

书页翻动之间,我们的头脑也会逐渐开窍,寻得内心的安宁。

适时放下手机,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让读书成为你的日常,在任何你感到困顿的时刻,它都能给你崛起的力量。

8.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以牺牲健康为前提来换取一切。

周国平曾说:

“我在物质上的最高奢望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日子。”

人生到最后,房子车子便都成了浮云。大家比拼的,便成了谁去医院更少,谁能生活得更好。

规律自己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了,余生的路才能越走越长。

9.

很认同一句话,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

因为钱不仅是银行卡上的数字,更与父母的安康、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

缺一次钱你就会明白,没有什么能比没钱更令人绝望,也没有什么比缺钱产生的遗憾更让人锥心刺骨。

看着账户里的余额,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醒悟。

李雪琴曾在综艺上说起自己的金钱观。

她表示,没有任何事能比赚钱更让她感觉快乐。

手里有钱,就是她最大的安全感。

没事少矫情,有空多存钱,你的余额多了,生活也就不会再刁难你。

10.

作家周岭曾说: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一个人能够开窍,离不开他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

那些混沌中你看不真切的事物,通过认知的提升,最终都会看得一清二楚。

往后,愿你能修炼出一双慧眼,任何时候都能一眼看透本质;

也愿你内心安宁,无忧无惧,活出属于自己的通透。

相关文章

  • 《短篇小说写作指南》之读书笔记二

    《 起步——你当然能行》阅读笔记 文∣穆瑞尔·安德森 一、阅读摘抄笔记 1.爱默生是这么说的:“我们...

  • 写作12

    如何持续系统学习写作 素材 一、写日记(豆瓣笔记、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 二、阅读积累素材(积累素材、摘抄、用笔记...

  • 阅读·开窍

    再一次听到唐老师在写作营里关于阅读的主题分享,唉,说真的百感交集啊!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做,总算有点眉目。 首先,...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读书笔记让读书变成一种习惯

    传统的理解当中,觉得读书笔记只是对于自己感兴趣内容的摘抄,但是单纯的摘抄,只能让你变成笔记的搬运工,对你的阅读没有...

  • 【文魁大脑读书会】吴松锴13/60《别人的读书笔记》

    阅读时间:2015/10/24 PM 12:00-13:00 阅读书本:别人的读书笔记 阅读目标:融入见解 摘抄笔...

  • 《读者》笔记1 任真

    过去的一年,我以最传统的方式,每阅读一本《读者》便摘抄一页笔记。所谓笔记,不过是摘抄新鲜的好词、描写细腻或富含哲理...

  • View Programming Guide for iOS

    View Programming Guide for iOS 阅读笔记 (个人学习记录,从文档中摘抄出部分,谷歌翻...

  • 《短篇小说写作指南》之读书笔记四

    《作家是天生的还是养成的?》阅读笔记 文∣威廉·皮登 一、阅读摘抄 1.写作与很多领域类似,想...

  • 那些年的摘抄和剪报

    1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充分肯定了摘抄和剪报对于帮助有效阅读的作用。 关于摘抄,书...

  • 洋葱阅读法 day3

    摘抄 每一个主题设置了一个形象,方便记忆 阅读的大脑 鹦鹉 碎片阅读 章鱼 快速阅读 剑士 阅读卡片 笔记 导航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摘抄笔记:开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xk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