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想提升英语技能突破职场天花板?恐怕没有谁不想升职加薪、一路开挂,人生从此与众不同。然而老天给女性出的题不太容易,有天花板的又岂止职场?
多年来我带着一个英语好的标签,也曾多次被亲朋好友要求释放点英语学习的心得,我却一直心怀忐忑没有行动。因为见过比我英语更好的同胞,见过英语溜溜的非英语国家人士,见过美国人、英国人,我这个曾经自以为是的稀罕货,见识了什么是稀罕货扎堆。
近两年痛定思痛,终于看到一点自己的独特之处,也来分享一点心得,希望可以给各位一点启发。
第一,学英语能带来什么?
学习英语给我带来的东西远超我想象。年少时努力学英语,因为在北方飞沙走石的故乡四线城市,每天伙食费2块钱就能搞定的学校里,英语寄托着我最有趣最遥远的梦。
我好奇阿诺史瓦辛格的家乡是否真有终结者,想知道《简爱》里的罗伯特先生到底长什么样,纳闷桀骜不驯的迈克阿瑟将军是怎么养成的。
凭借年少时的刻苦和运气,15岁时我获得了全国首届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二等奖,高考后冲过独木桥奔向魔都某国内一流外院,后来北上帝都进了一家央属航企,然后被某堪称行业麦肯锡地位的国际组织任命为中国协调人。
所以,英语在很多关键时刻成就了我,我也对最近的成绩单感到满意,帝都户口、独立住房和稳定的财务状况。
图片来源花瓣网第二,为什么学英语?
我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做首富的野心,所以一直以来的学习动机从没和利益挂钩。
现在不管出于攀比还是出于焦虑,有见识的家长都在尽全力让孩子从小就和国际接轨。这也无可厚非,就现在的体制教育,重点专业院校毕业也极可能学成哑巴英语,况且看趋势,英语能力是人才不可或缺的标配。
你是打算把孩子连同金钱一起拜托给培训机构?还是相信身教胜于言传?工作中遇上国际事务,你是喜欢自己上,还是需要年轻人协助,还得费神管理年轻人不时的小情绪?
我还没有小孩,也算不上领导,唯独英语学得不错,学习动机也比较简单,大约算知耻而后勇、见贤思齐。
记忆中,有两件事对我影响比较深。
刚毕业时,我分配在央属航企总部做价格分析员,每天和系统数字打交道,战战兢兢地适应着企业文化里的老幼尊卑。一次海外的销售经理们回来开会,我和总部的年轻员工们乖乖地坐在后排靠墙的一溜椅子上,看着一众海外经理人和坐在桌旁的几位大boss礼貌周全地握手寒暄。会间驻英销售经理带着当地聘请的外籍顾问发言时自带气场逼格满满,越发衬托靠墙呆坐的我,如同高中生般稚气未脱。
那时单位聘请了一位美国专家,和我在工作上有很多对接,邮件沟通很愉快、合作也很顺畅。一天下班,我们在楼梯间里不期而遇。我想跟他打个招呼说点什么,却感觉嘴像鱼一样张了张,除了对方的名字没发出任何声音。学了那么多年,拿了那么多证书,仍然开不了口!
于是我暗下决心踏出舒适区,竞聘上了可能是全公司最挑战英语的一个职位,成为某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唯一协调人。刚开始时并不顺利,一次商务晚宴,面对满桌佳肴和微笑举杯的宾客,我却感到阵阵窒息,只好溜出去到外边躲到散场才敢再露面,后来知道有个词叫社交恐惧。经过这份工作的磨炼,我获得了更为开放的心态和看问题的新视角,掌握了一些西方职场的工作方法,还在外形上完成了一次清新蜕变。
现在,我不仅早已跟单位的美国大哥成了好朋友,出席外事午餐时还被误认为海归,和进了某美国名校MBA的校友聊了一会以后,对方问我是不是小时候特聪明的那种小孩?
图片来源花瓣网第三,提高英语有捷径吗?
窃以为,可以有。
我们一直被教育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需要因地制宜,尤其英语学习,现在光凭苦读苦干已经不够咯。
我就是个反面教材。尽管从小一路学习成绩不错、上班后干活积极麻利,但性格不算外向、自信心不高,为人处世上不是很混得开。如此一来,语言尤其是英语能力成了我有别于其他人的核心竞争力,帮我走出农村移民大城市、在职场提高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个人体会:
1-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何偏拼英语?
人的精力有限,在中国的政治人文环境中,英语并非生存必须,每个人兴趣特点不同,打破天花板是否一定得从英语入手?
讲真这条路并非适合所有人,没有金光闪闪的学历也不会外语的人,一样能靠识人断事的本领和掌握的资源,长期稳占战略高地。
如何判断学英语是不是你要走的路呢?看学习时的状态,能否全神贯注,能否获得愉悦,如果你爱看英文电影、电视剧,还时不常地不自觉跟读几句,个人认为属于条件完备,适宜尽早精进。
2-主动寻找全英文听说读写的环境
想来在国际组织工作的4年半是我迈出“哑巴英语”的转折点,在这个全球正式员工只有几十号人的扁平集体(中国籍不到5%)里面,我必须切换到全英文的工作频道。
平时我的工作只受总部远程遥控,但日常邮件沟通、会议、项目非常密集,且汇报对象多是歪果仁,可谓磨练英语的好时机。
每次面对面开会,我都感觉如同兵临城下,多年不用的英语再也没有借口哑下去,各种被逼上台英语主持、回答问题、记录会议、和人聊天、写邮件回邮件...乃至后来,切换回国企的中文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了。
3-和职业上更资深的歪果仁朋友偷学
自认为不是擅长主动结交人脉的人,但是职场的起步阶段打下的基础不同,仅靠每天8小时的用功,我的表现仍然和国际组织总部的期待有诸多差距,屡遭挑战之下我被逼地各种想办法。
也是机缘巧合,那段时间我认识了几位虽然不是同行,但在职业上都比较资深的歪果仁朋友,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定期跟他们写信、交流。收获友情的同时,我习得了一些比较地道的措辞用句(离Chinglish远了一点),跨文化协作上也涨了不少姿势。
4-享受丢脸、拥抱挫折
还记得自己被上级直接指出bad english时,是怎样眼泪夺眶而出想跳河的,后来幸好没跳而只是默默做了点什么。谁知语言关刚破又遇人生障碍,老板们对我多年的努力视而不见而是涌来各种批评,“做事死板、不擅长交往”等等,一时间我的免疫力下降、积劳成疾,愤而辞职。
后来,我花了很久剥离负面情绪,终于认识到阻碍我的并非某些人或者批评的声音,而是我的内在自我评价出了问题,长期无视自己的价值,自然不具备对外界非议付之一笑的能力。
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如果有那么一件事真的是你想做的,我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开始都不太要紧,然而请记得推自己一把,试着享受过程。人生路很长,面对眼下得失,愿我们都能更加坦然,随时准备再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