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梦想木马的电影很多,而我独宠《海蒂和爷爷》这本片子。
”不要听别人在说什么,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大部分的梦想,在还在萌芽阶段的时候就被身边的各种话语而扼杀了。从小到大,我们都听过了太多类似的声音,”这个工作不行;做这行不挣钱,没出息;你没有这个天赋,这是有钱人家孩子在玩的东西;你应该踏实去学习,上大学,考个好成绩才会有出路;这哪里是一份正经的工作,你看看隔壁的......“就这样,还没等到梦想破土,它就已经死了。而死掉的不仅仅是梦想的种子,更可能是心之勇气。
这间屋子有鬼?当仆人们纷纷都在议论的时候,没有人看到海蒂的内心有多么渴望回到瑞士,多么想念有爷爷和牧羊人少年的山。当渴望堆积到溢出了内心,于是连梦里都在帮助我们回到那个让自己充满快乐的地方。海蒂患了严重的梦游症,身体很多时候将内心无法承载的情感以它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告诉我们,”你需要花时间关照自己的内心了。“这个时候,我们是否看到了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呢?
“我想写故事。”梦想在最初的时候,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它很大,大到似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白日做梦,而是那些说它无法实现的人维度太低而已。就像蚂蚁又怎么可能会理解蝴蝶和老鹰的世界,视野不及的地方是无法想象的。
假如这个时候海蒂没有听到奶奶对她说的那番话,会不会她也就不会在写故事了呢?答案有50%,因为一切都在自己的内心,影片在最初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不要去听别人都在怎么说,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我认为,最应该相信的是自己的内心,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否开心和快乐的。因为我们听到和看到的也很有可能是假的。
牧羊少年说:”我们不需要认字。“因为这一句话的信念,海蒂刚开始并没有学会识字读书,这也正是木马信念的厉害之处,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故事的发展进程,因为在内心深处,海蒂认为自己不需要认字。可是当奶奶讲了一半的故事,让她自己去读结局的时候,那时她的信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她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她想要读书,于是她就奇迹般的会读书了。木马无处不在,需要我们时时觉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什么佛陀教导我们要修行,修行的关键是回到当下,而当下会让我们发现很多未曾注意到的细节。因为太多的人活在了过去和未来,被过去的悔恨而牵绊,被未来的恐惧而畏首。
梦想它一直都在,没有实现的原因只是内心少了一份敢于尝试的心。想一想海蒂初到克拉拉家的时候,她并没有被各种规矩而改变自己的天性,和仆人说谢谢、再见,趁午休的时间去塔楼看山,换下服装直接带小面包回家,直到最后在梦里回家,她始终都没有放弃回家的梦想。回归到我们自己的梦想,是否还像最初那般,坚信它一定会实现?
如何用不同的维度看电影
每一部2小时的影片,都是一段别样的人生。一百位读者就有一百位哈姆雷特,于是回到电影之中,我们也可以拥有一百位海蒂和爷爷。
利用看影片的时间来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假如我是海蒂,我会不会对爷爷说出:“我不想去孤儿院,我喜欢这里。”如果当初没有勇气讲出这句话的海蒂,又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呢?此时,一部新的影片即将诞生于你,你想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每一段被打动的台词,背后都藏着礼物。就像我整篇文章都在讲:”不要听别人都说了什么。“因为我太容易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了,于是这句话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打动我,进入我的眼中,我的耳朵里。但这句话,或许并没有打动你,对不对?因为这是我的木马,我目前做不到全然的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所以我因为这句话而有心动的感觉,那么,你心动的话又是什么?
能触动到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往的悔恨,还有目前无法做到的事情以及向往的事情。木马并不是每次都在限制我们的行动,有时候它也在提醒着我们去发现礼物的存在,于是觉察就成了每时每刻的日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