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散文想法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26章:大道至简,道即重静,重为轻根,静为躁

心理漫谈《道德经》第26章:大道至简,道即重静,重为轻根,静为躁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06-19 07:40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2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章有个词语“荣观”需要解释下,顾名思义为繁荣景观,原指贵族生活的地方,这里引申为华丽生活,美色美景美食等等。燕然为安然的意思。

通读之后,显然老子又在讲解生活辩证法,对“轻重”“静躁”进行辩证思维,用生活心理学视野看,这就是讲解情绪管理。

简单说下这章大致意思:厚重是根本,轻慢是肤浅;平静是主宰,急躁是肤浅。因此得道之人乐于负重前行,淡然面对富裕生活,但很多人不以为然,轻慢急躁,须知轻慢失去根基,急躁失去主见。

轻重可以理解为认知内容,做人要厚重不要轻慢,很形象的一个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的就是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要轻浮缥缈。

史书对于汉朝周勃点评是“厚重少文”,可以托付军国大事,据说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

什么是厚重和轻慢?就是老子已经反复说过的,比如“多言数穷”就是轻,“希言自然”就是重。一个人喋喋不休,显然不是厚重,反之则是沉默是金,金口玉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静躁可以理解为情绪,遇事首要是平静为主,不可急躁,否则惊慌失措,忙中出错,也就没有正常发挥。

回忆初中故事,参加50米折返跑,俩人同时跑步比赛,中间折返点放个凳子,上面有张白纸写着数学题,()+()=()*()。稍微想想不难吧,可是比赛中就是会着急不知所以然,越想越不会,殊不知最简单的就是正确答案。

都说临场发挥不好,原因都明白,是急躁了慌张了,因此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写对联自勉,“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老子提出平静为王,当然很正确,儒家追求“内圣外王”,其实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就是内圣外王了。

怎么管理好情绪呢?老子先给出认知理念,“重为轻根,轻则失根。静为躁君,躁则失君”,然后给出可行技术,“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负重前行,超脱欲望,示弱心态做人做事。

相关文章

  • 静为躁君•行稳致远

    《道德经》中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为轻根,重是轻的根本。若失去了这份厚重,人生和事业就会流于轻浮,正如常言...

  • 【经书】道德经26(稳重沉静)

    一、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断句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注释 躁(zao):动。君:主,引申为根本。 3、...

  • 共学《道德经》第26天

    共学《道德经》第26天2022年3月13日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圣人②终日行...

  • 重为轻根,静在躁君

    【重为轻根,静在躁君。】——《老子》 老子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他把轻和重、静和躁,这些相对现象放在...

  • 举重若轻,静对万物

    XUE MO CULTURE |举重若轻,静对万物|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这一章主要讲了“静、躁、重、轻”的对立...

  • 什么人生应该重视的?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故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人。拿我们人生来说,什...

  • 《道德经》第26~27章

    第26章 告诉人们,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本章老子告诉我们要“道中而身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和轻是相对的...

  • 道德经(七十九)>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①君②。 【注释】 ①躁:躁动 ②君:统领、主人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重...

  • 冷静稳重 做生命主人

    走马观花道德经(26) 26.道德经第二十六景点——重静之门 第二十六章 冷静稳重 做生命主人 重为轻根, 静为躁...

  • 重为轻本,静为躁君

    重为轻本,静为躁君。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圣人终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漫谈《道德经》第26章:大道至简,道即重静,重为轻根,静为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is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