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学习万维钢得到专栏第一季课程,看到一篇关于如何做读书笔记的内容。感觉真是太有用了。
文章介绍了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以下是详解:
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善于写书的作者往往会在书中收录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包括科研案例、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只有把这些小故事串起来我们才能看明白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单独看一个故事,每个人都会对这个故事有与众不同的解读。然而这个故事在书中的作用却往往会被人忽略,最后只记住了小故事这颗树木,而看不到它们组成的森林。
现代人喜欢小段子,往往能记住作者讲的笑话而忘了作者的本意。我们记住了故事却忘记了文章。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但是如果一个小故事实在是好,我们也得把它留下。好的读书笔记是不均匀分布的。笔记,是我听说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所以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将来万一写文章之类,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一点,是这些故事日后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段子的生命力就是比其原来所在的文章更长,以至于最后成为典故。
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式的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 】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你不可能对说得好的一段话无动于衷。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一本好书每一章都能让人迸发出十个以上的灵感。也许你突然想到这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想到对书中思想的一个新的应用;也许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现代人写的书,极少有一本书中的思想完全独立于世界,往往真正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这个问题别的书是怎么说的?有没有更新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个结论?要找到它们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对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第一次读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我们大脑全部的带宽都被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没有更多的余地去产生别的想法了。"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它不是书评,完全是写给自己而不是为了公开发表的——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虽是这样,阅读别人写得好的读书笔记仍然是一种乐趣,而且对不重要的书直接读笔记可以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
学完这篇文章,我的认知是:学习笔记不能满足于记录要点,还要延伸,包括与其他书中知识点的联系,自己的观点,这是与一本书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