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图书馆是我最近一年最喜欢去的地方,我可以在那里一待就是大半天,过了吃饭时候也迟迟不愿意回家。
但是今天中午,我去了大约十几分钟,就想立马回家。
原因是在二楼十九大图书区域,居然无意之中发现了一直想要买的一本书——《断舍离》,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在心头荡漾。
乱糟糟的房间会剥夺我们的能量。事实上,还有一种重要的东西也会被剥夺。那就是你对自己的信赖赵,也就是“自信”。
若想要每天过清爽的日子,“解决阻塞”是先决条件。因为就算摄取再怎么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果不先把废物排掉,是无法获得任何有益身体健康的效果的。
房间也是一样,如果不先把“阻塞的废物”往外丢,就算再怎么收纳、打扫,也是不可能干净的。
东西多到处乱摆,正代表着这个家主角已经不是“自己”,而是“物品”了。
看看这些内容,是不是觉得的确如此,触目惊心?
这本书我是在图书馆里读完的,136页,花了大约三个小时,重要笔记就抄了28段,打破了我之前看任何一本书的纪录。
而我之所以看到书后立即回家,是因为这本书所讲的问题正是我的问题,并且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的身心健康。所以在读到它的那一刻,仿佛终于找到了解药,只想回家立即开涮。
02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在2019年的元旦那天,我收拾整理房间,在整间屋子的三个房间里,衣柜里、床底下、窗户旁,整理出两堆小山似的衣物。
这么多的衣物是从哪儿来的呢?有多年前买下不合穿的,有穿过之后变旧但是还没烂的,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而最多的,则是别人每年除旧扔新淘汰下来后被我悉数接收了过来的。
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穷怕了,养成了能省则省的思维习惯,还是我对穿衣打扮不讲究,认为没破没烂的就好,所以当年龄相仿的妯娌姑妈有不要看着又过得去的衣服,送到我家里都欣然接受。
渐渐地,从一两件到一两箱,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淘汰衣服被送到我家,那时候,只要能从中挑出一两件穿起来不错的衣服,我都会欣喜若狂,心想真好又省下了一笔。
可是渐渐地,当我想要多开一张床却发现根本腾不出房间,当我发现梳妆台前的椅子总是被衣服占领,当我打开衣柜之前还必须先移开地上那袋十几斤的衣物,我的心情突然充满了恐慌:什么时候我的屋子居然被衣物占领了,我想要争取一点自由的空间都难?
难道我这辈子都只能穿别人淘汰下来的衣服吗?
难道买不起大房子,我就注定要生活在乱七八糟之中吗?
在那之后,我开始整理,开始扔扔扔,整理了大半天,总算腾出了半个房间。
随着物品的减少,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不少。
03
整理这么重要,那么怎么去整理呢?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说,首先要进行的作业是:为“自己”留下“现在”需要的东西,其他的全部舍弃。
我们必须经常依据,“现在”这时间轴,一步步选择,取舍,只留下自己“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比如,不合穿的衣服鞋子,放了很多年却没看过的书籍,看似有用但其实不会再用的瓶瓶罐罐。
在我记忆中,每到春节来临,我都会因为整理问题而和家人发生争执,以前是奶奶,现在是黄先生。
以前没出嫁之前,就算平时再懒,快过年的时候我都会搞一次彻底的大清洁,累死累活的干上大半天,清除大部分多余的杂物,使家里焕然一新。
辛苦大半天,换来家里的干净清新,也算值得,我最头疼的,是每次我把杂物清理出来,奶奶总要站在一旁,说塑料袋要捡起来,有用。烂的拖鞋也要捡起了,可以卖给收破烂的,值个三五毛。
反正我在那扔扔扔,她就在一旁捡捡捡,所以通常的情况都是,杂物从一个地方被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一个卫生死角被清理了又多出一个新的卫生死角。
04
这两年,我发现黄先生也像极了我奶奶,每次我要扔扔扔的时候,他都要在一旁捡捡捡。
空的奶粉罐,装红枣杞子类的煲汤料最好。
塑料袋全扔了?到时候你想再个装垃圾都难。
写不出水的签字笔?留着换了笔芯就能用。
没用的废纸?吃饭时放桌上用来装骨头不会弄脏桌子……
我想要扔掉的每一件物品,在他眼里都可以变废为宝。
而我在他眼里,估计则成了败家娘们。
05
其实,我不需要多昂贵的物质,也不是贪新厌旧。
我只是希望把多余的物品清走,重新获得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
因为:居住环境,是能够通过自身力量来改变的“最切身的世界。”
只要把这个地方整理好,心态、大脑、甚至连运气都会变得有条有理。
当自己眼前的世界被整顿好的时候,身边看不见的世界也会开始变得井然有序。而这个时候,我们的人生中,将会出现想都不敢想的变法。
快过年了,你整理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