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学生教学《枣核》一文时,发现学生十分感兴趣,听得兴致勃勃的。自己也喜欢分析人物特点,哪怕是略读课文,也成当精读课文一般,讲得津津有味。
这一发现,让我迫不及待地记下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悟,害怕它们稍纵即逝:
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学生书写快的特点,勤做笔记。善于思考,找到了带领学生复习的方法:5~10人一队站到讲台上,轮流与循环并举,让学生说ABAC、AABC和AAB等特殊结构的词。
对待一些好的比喻句、夸张句、拟人句和排比句,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他们默写一下。
看到学生笔记抄得快,却也还是有些参差不齐。以往一贯性的做法,就是让他们一次次举手,以掌控下一环节的教学进度。
这堂课一改故辙,见数十人抄完了笔记,又让他们朗读三遍,一边熟悉所学内容,一边等待慢性子学生。
适时穿插作文教学。在总结“枣核”的人物特点时,除了抄写表示特点的词,还延伸讲解了另外一些表示人物特点的词,并进一步引入习作6——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对写法进行了强调。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讲到课文最后,已临近放学。正做着练习时,苍蝇在白板上一跳,课件一下子跳到开头,朗读起了全文。
我想,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课文,不也挺好的吗?于是,索性让学生听课文朗读。结果,别人绘声绘色的朗读,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如若身临其境。
课后再反思,看到对这篇文章的讲解,成功之处是:教师认真教,学生主动学,这是教学中要达成的目的。不足点是:角色扮读不擅长,朗读的语速、语调和语气把握不到位。
见不足而思变。为了提升业务素质,需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课前听别人的范读,入情入境并勤加模仿,是读好人物语言的关键点。
再观《枣核》一文的学习,也让我忆起对少数课文的“无奈”。有时候,偶尔遇到一篇难懂,内容又枯燥,离自己与学生生活背景都远的文章。
那样的文章,自己讲的过程思维总是断篇,语言磕磕绊绊的。教的过程中有种无力感。再看学的过程呢?学生也没精打采的,像霜打过的茄子一般。
目测没有教学效果,想草草了事,又觉得不太妥当。结果是,时间白白的荒废了。自己累,学生也累,收获却寥寥无几。
对这样的课文,真像辣肉骨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想,与其浪费人力、物力,不如早早结束它。
以上,是教学的一些反思与见解,也是自己首次写文总结。这样做,只希望它能助力自己的写作之路,也让工作业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