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452/050d965166404c41.jpg)
我们像离巢的鸟儿,要去远方飞翔,身后总有一份牵挂,紧紧地跟随着。那就是父母的爱。
01
同事郭姐,女儿刚出嫁,她说回到家里,空荡荡的,生活好像失去意义了。每次与老公吃饭,相对而坐,总会想起自己的女儿。两人埋头吃着饭,静静的,可是内心那份忧伤,却弥漫着整个家。
郭姐说,女儿长大成人,组建自己家庭,成为人妻,这些原本应该感到高兴。可是想想从一个啼哭的小婴儿,长成楚楚大方的妙龄女子,再嫁给他人。这样血溶于水的亲情分离,不是一两天就可以适应的。
看着女儿吃饭坐的位置,睡过的房间,刷过的牙杯,郭姐越发地想念自己的女儿。不知道她与公婆相处得如何?有没有当一个称职妻子?吃得还习惯吗?总之,满脑子都是女儿。
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郭姐原本可以坐车,去看看女儿的。可毕竟女儿嫁人了,这么冒然登门,人家的公婆会不会不高兴呢?
算了,还是在心里苦苦地想着女儿,不要去打扰他们的生活。女儿出嫁了,注定自己只能成为她身后的默默追随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452/470e6ec6df5e2f7c.jpg)
02
读大学,从父母的怀抱中挣脱,并没有觉得有多少的不舍。
大一时,一个月难得往家里打一两个电话。那时,我幼稚地认为,自己在学校平平安安地学习,没去做什么坏事,对父母也没什么好汇报的。直至有一次放假,与姐聊天,她告诉我,你去读书,有空也要多往家里打电话。爸爸妈妈经常说起你,不知道你过得怎么样了。怎么一读大学,连父母都忘了。
无论我们的翅膀如何硬,总是飞不出父母的庇护。听了姐的话,我才明白,无论我身处何处,父母的担心与牵挂绝对不会减少。我是有些不懂事,吃用都是父母提供的,自己连对他们简单的问候也没有。
从那时起,每个星期,我都会往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妈妈,聊得都是琐事,但是妈妈总会告诉我,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该吃饱,要吃饱,钱不要舍不得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0452/8c8157cef56d5975.jpg)
03
前几天在看《梁启超家书》,梁启超一次又一次地送别子女出国求学,感觉内心被掏空似的。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又无可奈何。
思庄留学加拿大,梁启超是这样说的,庄庄这几个月来天天挨着我,一旦远行,我心里着实有点难过。但为你成就学业起见,不能不忍耐这几年。
梁启超对子女的挂念,在书信里自然流露,随处可见。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留学中,可能是忙着学业,抑或是沉浸在两人世界中,很少给梁启超写信。梁启超说,老人爱怜儿女,在养病中以得你们的信为最大乐事,你在旅行中尤盼将所历者随时告我,以当卧游。
读起来,是不是带有恳求的口吻呢?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女,又何必这样苦苦思念着。
梁启超在病入膏肓的时日,给大女儿思顺写的信,是这么说的,我平常想你还自可,每到病发时便特别想得厉害,觉得像是若顺儿在旁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
看了这样的话,我的内心在哭泣。一向坚强的梁启超,在即将告别人世时,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子女,想像他们小时候那样,病痛时可以找自己撒娇,得到安慰。自己老了,子女不在身边,自己病痛时,又该找谁诉说呢?
04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子女都是父母放飞的风筝,哪怕飞得再高,再远,都有一条线紧紧牵引着,那是父母的心啊!
无论我们在哪里,工作有多忙,别忘了经常抽空回家,看望父母,唠唠家常。真的无法回家,也要常给父母打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平安地生活着。不要让他们常常在家门口,苦苦地期盼着我们归来,担心着我们的境况。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