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了,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了,妈妈们有没有觉得孩子越来越难以沟通了,或者是越来越喜欢与你对着干了呢?有时甚至把你气得火冒三尺了?
这本《好妈妈不吼不叫——读懂儿童敏感期》,教妈妈们认清0-6岁的孩子们每个年龄阶段的敏感期,孩子在每个敏感期有何表现,妈妈们对待孩子在各个敏感期的有效做法。
作者鲁鹏程,家庭教育专家、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之前就看过其同系列的《好妈妈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觉得对于孩子的教育、自律方面还是不错的,所以再拿来这本书细细研读。
全书分为五章,书中在前言与绪论就孩子的敏感期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让读者有一个了解,妈妈在孩子的敏感期的表现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情绪平和、不吼不叫,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妈妈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塑成,包括孩子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世等;相反的,孩子敏感期父母们的“语言暴力”会让孩子产生消极、负能量的影响,重者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书中就孩子的成长中,按照年龄区分,可以分为五个敏感期,从新生儿的视觉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口的敏感期到两三岁时的审美敏感期、空间敏感期,再大一点三四岁的时候,还有情感表达敏感期、绘画、音乐敏感期,学前的社会敏感期、数学、文化的敏感期等,可以一目了然找到孩子相应的敏感期。
以前,家里宝贝一岁左右时,总喜欢把自己的小手放到嘴巴里面,慢慢、美滋滋的舔舐一番,初为人母,对于婴孩的教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跟着她一起成长。那时,并没有了解到这方面的书,只是主观认为孩子舔舐小手是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因为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总喜欢用小手摸摸这里,捏捏那个的。所以,一见到她把小手放到嘴巴里面,就会立即制止她。看完这本书后,才知道,孩子的五官、手脚、行为,都有各自敏感期,在其敏感期,正确的教育与思想是多么的重要,这对他以后的成长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就像嘴巴,它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最早的器官,口的敏感期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孩子通过嘴巴逐渐唤醒自己的身体,是自己跟这个世界连接起来的桥梁,去感知这个世界。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不可避免。因此,当爸妈的,就是在她的口的敏感期保证孩子的手、所能接触到的玩具等干净卫生,或是帮助她可以自由的“吃手”,让她可以随时随地去用嘴巴感知好奇的一切。手也有它的敏感期,像孩子总爱打人、抓人,喜欢揉捏软的、毛茸茸的东西,玩沙玩水等等,这是正处于手敏感期的孩子最最喜欢做的事情,这样不仅仅可以有助于手指、手关节等得到锻炼,还能够通过大脑去锻炼手的协调能力,通过用手摸索、感受、抓捏等,去与世界进一步接触,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敏感期的体现,做出最有效、实用的引导方法。
只要充分了解到这些,对于孩子的敏感期所有举动有足够的认识,就无需或者减少大孔大叫这种错误的沟通方法了,做到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因为“低声教育”孩子更加的容易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