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古诗词里的端午大多怀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而我们河东地区最初应该是纪念介子推的,后来慢慢演变,也成了纪念屈原的的传统节日。
在桂林的时候,每逢端午,亲朋间互送粽子,席间必有鸭。有艾草悬挂于门上,天气好的时候会有江中划龙舟大赛,热闹非凡。
而我们河东的端午传统或许有些与众不同。在过去的时候,老幼妇孺都会佩戴装有朱砂、香草或艾叶的香包,香包都是奶奶提前用五彩丝线缝制而成,上面会缝制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有的小孩子会把泥巴捏制的“艾娃娃”佩戴胸前。为了驱除蛇蝎五毒之类,大人们会喝雄黄酒,同时会将雄黄酒涂抹于孩子耳外,我们的大门口也会插清新的绿色艾枝。
河东乡间也流传着端午歌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佩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们的端午节有蒸粳糕、包子和老虎馍的传统。因老虎为兽中之王,是勇猛、强盛的象征,所以蒸老虎馍是长辈对晚辈成才成器的一种美好期望,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蒸了。而粳糕和包子是每年端午都必做的,就像其他节日一样,我们都会蒸包子、包饺子。
小时候每逢端午端午的前一天,奶奶和妈妈在伙房忙着和面拌馅、蒸米蒸枣,爸爸则在院子里劈柴挑水生火。巷子里的婶婶们也会互相帮忙捏包子,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捏十几篦子包子,层层套上笼圈,搭在柴火灶上,整个村,整条巷缕缕炊烟袅袅升起,院子里充满着爽朗的欢声笑语。
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拴着秋千,小伙伴们轮流荡着,或拿着自制的风筝、风车满巷子疯跑,蒸好的枣儿香气弥漫开来,我们会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拿几个,捏在手里,悄悄溜出门外,和小伙伴们你争我抢。
大约十点左右,一篦篦热腾腾的包子就出锅了,本家人、东邻西舍都会送去一些,然后家里人和帮忙的婶婶围坐在桌旁,才悠闲地享用。河东人吃包子少不了油泼辣子面、蒜泥、白芝麻。包子快出锅的时候,妈妈都要捣蒜泥、冲洗芝麻,然后拌到辣椒面里,待油锅烧开,一勺一勺把热油浇在辣椒面里。随着滋啦滋啦的声响,辣椒那呛人的香味四溢,像流淌到血液里般馋人。拿起软软的捏有棱角的长包子,掰开上面的小角,捏起包子的两边,均匀的把辣椒淋到里面,那滋味让人垂涎三尺。
吃完包子就开始蒸粳糕了。我们选用的是长粒江米,淘洗干净后稍微泡一下,然后倒进大盆里,按比例倒入水,接下来就是洗枣泡枣,放在篦子上,和米盆一起放到炉灶上蒸。蒸好的江米、枣稍微晾凉,去掉枣核,重新拿个大盆,先在底层铺上一层江米,然后摆上掰开的枣铺在米上面,再铺一层米,一层枣,就这样,循环往复 ,直到一盆装满,红枣覆顶,待水烧开后就可以放在灶火上蒸了,大约45分钟左右,撤掉大火后封炉,焖蒸一夜。
有的人家不喜欢蒸米,而是选择大锅里煮米,煮的时候要不停地搅动,煮至八分熟后捞出来,然后同样的方法,把煮熟的江米盛在盆里一层米一层枣铺好,上锅蒸。
待到端午当天,一盆红白相间、色泽晶莹、枣香浓郁的粳糕便可出锅了,焖蒸一夜的江米此时更为软糯筋道、香甜可口。吃过早饭,拾掇拾掇,把大盆里的粳糕一铲一铲地铲到一个个小盆里,然后带着包子、粳糕跟着爸妈去姥姥舅舅家过端午。回来时姥姥会给我们每人一个亲手缝制的精美香包。
如果端午佳节遇到麦收时节,姥姥会给我们蒸炒面,烙油厚旋,炸菜盒子,烙饸饹饼,做凉皮等。
这就是我们的端午,没有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有的只是简单朴素的家人美食聚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