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的目的是将采购需求前置,结合预测去做备料,支撑交付。因此,当预测报批完成后,要触发后端的管动前置。
18年基于表产线,我们做了预测备料专项,现在回头看与其叫预测备料,也可以叫预测下单,在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将表产线交期做到12天(下单→发货)。建立了一整套基于预测的备料执行方案。核心包括备料评估→备料执行→库存管理→下单调用。
源头还是预测,市场根据评审后的预测,按要货紧急度和可靠性下达备料订单。由研发锁定标机,同步制单科制单,供应链展开BOM,识别长线料清单,以正式采购订单的形式下达采购订单。待市场正式下达销售订单后,进行备料抵扣,大大缩短交付周期(销售下单后物料已基本齐套)。
一、备料评估:决策是否备料,备多少的问题
在前文已讲过,基于预测的评估,决策备料比例,下达正式备料订单,业务主体是销售。
流程往后,采购接收到销售的基于预测的备料订单后怎么执行?是将整个备料单所有物料完全执行吗?肯定不是,这不符合经济原则(会导致仓库爆仓)。
因此,采购接收到备料订单后,要进行转化,首先是基于关键技术协议、技术参数进行标机选配(研发);其次,需展开预测标机BOM,对单颗物料采购标交进行匹配(采购),聚焦出当前要备的物料(解决备哪些料的问题,比如标采>15天的物料)。最后,结合销售预测、库存、在途、在制等信息,确定单颗物料的备货数量,一张表可视(采购)。
二、备料执行/库存管理:系统标识备料需求,生成正式的PR,采购下单,检验入库。
原则上备料需求要单独管控,库存可视。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备料单需求与正式单需求同步下达,易混淆,导致供方不知道先供哪个订单的料(对供方来说,交付只有一个,就是采购订单,这会导致我司需要的供方未供货,我司不需要的,反而供了一大堆)。
除此之外,要对预测、备料的变更进行管理。当变更时,要系统提供变更依据,监控变更时效。采购单已下未入库的料要进行消耗处理,必要追责,任务监控闭环。未下单的要进行变更,系统留痕。
三、下单调用:正式订单下达,系统自动匹配备料单,物料调用抵扣。
我们不能确保预测的100%准确,当正式订单下达后,在与原预测抵扣过程中,会存在数量不一致,物料变更的问题。因此,要建立备料复盘机制,不仅过程中对所备的物料状态进行监控。对呆滞的物料,要进行及时的处理。
虽然,我们打通了预测→下单。但是,这里也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增加我司库存管理的复杂度,随之而来的,还有因订单变更导致的物料呆滞、库存资金压力等管理问题。
对备料单下达正式采购订单,这里是存风险的。因为我们下单后要承担法律责任,要被诉讼,是不可以不要的。这个风险要从源头进行管控,下单后即转化为存货管理,纳入现金流管控。最高库存额与下单联动,超出水位后无法下单,财务介入,系统上锁。
所以,预测备料是LTC的最佳实践之一,也是存货管理的源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