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拖着两个孩子“飞奔”上公交车前,就感受到了车内的拥挤感。
果不其然,不仅没有位置了,眼前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也站在过道里,她的孩子,则坐在她前面的一个行李箱上。
“现在的人,看到老人和带小孩的,也不会主动让座了。”站在后门边的一个男人开口道。
我一时为还有这样抱不平的人而感动。
放眼车内,看到的景象确实让人很是感慨。
一对婆媳带着两个孩子,“幸运”地坐在前后排。婆婆那排就一个位置,媳妇的旁边坐了个老人。除去这三个位置,其他坐着的人,年纪都不大——其中,又以小女生居多。
他们都面无表情,不能看出他们心里有什么想法。而不少人,则睡起了觉,并且看起来真的睡着了。
我暗笑,这跟学生作文里写到的事,如出一辙。
本来,文学来源于生活嘛!
“孩子好像要睡觉了。”那个抱不平的男人又开口了。
他的目光,落在那个坐在行李箱的小女孩身上,而她的妈妈,蹲在前面围住了她。
售票员让女孩的妈妈在驾驶室旁边拿出一个折叠板凳,放在了过道里。妈妈搂着孩子,孩子困得要睁不开眼了。
原来如此!
恍然大悟了。
是生活,没错。
我弯着腰,牵着我的两个小朋友,生怕他们摔倒。
在不停地加速和刹车后,我感觉汗已经浸湿了发根。
坐着的老人要下车了。
“她要下车了,你就带着孩子坐那个位置吧!”售票员许是明白我的艰难。看她的年纪,也早该为人母了。
我感激地点头。
老人下了车。
拥挤的情况让我没能第一时间“赶到”座位前。
一个女生立马坐了过去——她就在我前面,售票员跟我说话时,她正面对我们,靠得很近。
“都说了让带孩子的坐,你先起来吧!”售票员提醒了女生。
女生站了起来,带着了然的一丝笑。
真是好戏。
还好,我已经没有早前那么容易气恼。
小的孩子坐在我的腿上,摇摇晃晃中很快睡着了。
“路口还有二十个学生呢!”“噢,好,知道了!”“……”
拥挤中,售票员的话却格外清晰。
“天哪,不好!”
今天是初三学生返校的时间呀!他们明天便要中考了!
算是失策了,没有监考的我,居然把这件事忘了。
一群学生从后门一拥而入。
孩子软绵绵地睡着在怀里,而我的脖子上,还挂着个重量不小的包——里面装着外出玩耍时,必备的孩子“养料”。
而随同这群学生一起挤上车的,还有一个孩子仅有几个月大的年轻女人。她一屁股坐在了过道的阶级上,孩子在她怀里,哇哇大哭。
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我有心无力。
几个女生在我旁边挤成一团。
我努力收起脚,抱紧孩子。
大的孩子我已经看不到了,我们之间,隔了两三层人。
“就让她在这里吧!”售票员又说道。
确实,哪里都挤,她现在的落脚点,或许要宽裕些。
旁边一个女生过于小心了。
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点,她就徒然站在那里,无依无靠。车一提速,她就后倒;车一刹车,她便前倾。
“小姑娘,拉着上面的拉环。”双手不空,脖子受限的我,翻着眼睛示意她看头上方。
她拉住手环,总算稳住了。
“我给你拿着袋子吧!”她的袋子表面,是一本复习资料。
她谢了我,便乖乖地站在那里,不再说话。
旁边的婆媳要下车了。
“让你女儿过来坐这里吧!”她们善意地提醒我。
“让这个姑娘坐这里吧,我女儿,现在没法挤过来。”我谢了她们,让女生坐在了旁边。
她一坐下,立马拿出那本资料,叽里咕噜地念了起来。在这嘈杂的环境里,在她旁边女生零食袋的映衬下,这一幕,竟让我深受感动。
我没打断她。
“谢谢你,姐姐!”下车时,女生向我致谢。
我心里又惊又喜:戴着口罩的我,年轻了这么多?!
“不用谢,我跟你们一道儿呢!”我笑着回到。
女生惊奇地看着我,很快下车。
我也下了车。
两个孩子,一个熟睡,另一个疲惫不堪。
周围走动的人,几乎都是学生了。
刚才经历的一幕幕,已经没入了历史的长河,连浪花都没有激起一朵。
艰难地回到了学校,脑海里便开始重演今天的剧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