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17

作者: 白色石南 | 来源:发表于2018-02-21 20:31 被阅读61次

    第17天: 第58讲、二十世纪初世界文学

                    第59讲、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

                    第60讲、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一)

                    第61讲、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二)

     

     

    这部文学回忆录从远及近由古代,中古,近代依次讲了欧洲,美洲,中亚等国家地域的文学的发展历史,终于讲到了我们活着的年代。1914年的欧战及1917年的俄国革命成为了进入二十世纪的象征。

    英国文学家除前面介绍过的哈代,吉卜林以外,在这一讲提到了康拉德。作为个航海家,他描写的海极生动,他最成功的作品是《诺士特洛摹》,人物多,故事曲折,定成败,写爱恨,对生活的感受细腻,不含教训,不主张革命,多是对生活的观察,他初期的作品讲究句法,后期则更注重情节的渲染,力求疏宕起伏。另一位作家是威尔斯,有着新闻从业的经历,作品多幻想。高尔斯华绥著有戏剧《法利西岛》《村屋》,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则很为大家耳熟能详。萧伯纳,1925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戏剧家,评论家,主要有作品《华伦夫人的职业》《坎迪尔》《武器与人》。木心先生认为他既然作为一个思想家,是不必信奉社会主义的,不必找马的。并指出“明于析物力,陋于知人心,这是马克思理论的要害“。对以上的作家,木心先生评价并不高,皆因他们与革命与社会的诸多瓜葛,对易卜生是独宠的。”永恒是长长的一连串现实,现实是短短的一小段永恒。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谓之“精深”,在妥当的位置上放得很多,谓之“博大”。“任何一段历史,一部作品,一位作家,都是需要长长的永恒的时间的检验,精深与博大也并不是一时的。

    美国文学,对杰克伦敦这位天才,在前已讲解过,他既崇拜尼采,又信奉马克思,无法平衡便是必然的灭亡之路。他的作品《海狼》、《野性的呼唤》写的极好,是天才之作,阳刚壮烈。其他作家略介,不说。

    法国文学,特别有名的是罗曼罗兰,我想每一个少年都曾受过他的作品的影响,即便在现在也一样,伤感情调大概特别适合我们青春萌动的人去读。木心先生对他文学作品的基调定义为是迂腐的,只宜浅读。《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木心先生看来是无用的,不合时宜的。柏格森,最出名的作品是《时间和自由意志论》,在后会细讲。其他,如克洛岱尔,立体派诗人阿波利奈尔(名言是:当人要模仿步行时,创造了车轮,而车轮不是一条腿),雅各布,萨尔蒙等等。在英国诗的派别中,立体,未来,达达 三足而立,势力都不小。

    德国文学,苏德尔曼,豪普特曼,恩斯特,威特金特是新古典方义的人物,而凯泽,哈森克里夫则提倡表现主义。后者始自德国,对文学,绘画,都有影响。

    俄国文学在1917年后完全变样,新作家风涌而出,老作家出走或是流亡。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都成了为党歌功颂德的工具,在这一大革命时期的散文 ,莱美沙夫的影响最大,还有皮涅克及巴别尔都是受欢迎的作家,尤其是后者,算是较成功的,小说中有刺人的力量。

    意大利文学,邓南遮极为流行。帕皮尼的《耶稣传》,影响整个欧洲,作者是高贵纯洁的绝望者,作品温润细致,读进有如直面真的耶稣。美学家克罗齐的《美学原理》,影响了欧洲的批评界。

    西班牙文学,伊巴涅斯的《启示录四骑士》 《血与沙》,贝纳文特的小说与抒情诗都是极出名的。

    匈牙利文学,最出名的莫不是被称为匈牙利的司各特的摩尔,小说家,还有裴多菲,略过。

    保加利亚文学心伐佐夫为代表。

    中国文学,相对于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学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写法不好,松散,因写实而出名,吴沃尧的《二十年之目睹之怪现状》亦是揭发时弊之题材。刘鹗的《老残游记》到有别号”东亚病夫“之称的孟朴的《孽海花》,慢慢的有了西方文化的印记。中国的戏曲,剧本少,研究者多,如王国维《曲录》、吴梅的《顾曲麈谈》《词余讲义》。王国维作为第一个发现《红楼梦》是悲观主义的人,他的作品中肯,有叔本华,尼采的影响在里面。其他诗人略过。翻译家,有林纾,严复,提倡新学有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等等。胡适的作品《文学改良刍议》预示新文学新文化的到来,但过程实在突兀,,先天不足。此讲最后讲到了苏曼殊的三首诗,从略。

    “五四”,劲是足的,生命力是强的。抗战后,就没有文艺了。再往后,文艺忘了本。1949年后,歌功颂德,反右,反胡风,“五四”一点元气,完全斫伤。近十年,恶补了一阵,对西方现代文艺,生吞活剥。

    这个时期,中国文学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国运,也是文学之殇。

    在十九世纪时,以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奠基石的象征主义开始出现。欧战前后,名种主义也是此起彼涌,派别众多,形成高潮,有后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等。到了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的风潮,文学转入了现实主义的流派。二战时,悲观气氛应运而生了存在主义(萨特,加缪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将),风行一段时间后,现代主义又重新出现,称之为后现代主义(有荒诞派戏剧:法国的尤奈斯库,爱尔兰的贝克特,美国的阿尔比,有黑色同幽默派:法国的罗布格里耶,冯尼戈特)。”现代派在思想内容上有何特点?鼓吹非理性主义。”现在派文学在二战前受叔本华和尼采的影响,之后则主要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影响。

    木心先生从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三人讲起,对他们的哲学观念进行了总结。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是欧化了的佛教,柏格森认为“生命的冲动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尼采提出了“艺术就是艺术,艺术高于一切”,他用艺术的原理来看待这个世界,这个观点是木心先生赞同的。其实 来说,应该是他的哲学观点在艺术领域的一部分体现,不完全都是艺术的哲学思想。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用力必多,用冰山来比拟人的意识,他的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是最广最重要的。

    木心先生总结现代派文学的文学特征为:“现一,强调表现自我,不重视环境描写,把个人内心活动作为写作的重心。  二,现代文学的人物都是模糊的,形象支离破碎的。 三,象征手法。四,意识流。 五,荒诞。”

    后现代派是在二战后出现的,当时,欧洲处处废墟,人们精神空虚,前途渺茫,存在主义出现,认为自我的存在才存在,自我高于一切。柏格森对现代艺术影响最大,但木心先生认为即使没有柏格森,艺术家们的直觉也促使他们完成了很多作品。弗洛伊德的观点,涉及医学,心理学,文学,对娱乐也有影响。在存在主义之后迎来了后现代主义。现代派的起源时间尚无定论,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芙夫人是大成者。中国来说,无明显的现代派与后现代派之分。对西方文学的投机,一知半解,还有对时政的迎合,对西方现代诗的推崇与翻译都只能算是肤浅,李广田,卞之琳,盛澄华算是译笔不的,其他略过,不说。

    在这一讲,木心先生提到中国当代有两件事可做:“一,忠实、精美地翻译出版原著,不要加按语。 二,堂堂正正开展学术研究,赞尼采,就极力赞扬,反对尼采,就极力反对,都讲出来。”总结一下就是做该做的事,不可屈从迎合妄图影响文学的时政与人物与背景。

    木心先生用两讲来讲述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重点是两位:柏格森与弗洛伊德。

    哲学思想对文学的作用更象是一个支撑,一个支力点,没有哲学思想的文学作品是不够丰满的。柏格森曾获诺贝尔奖,他的作品读起来有味道,文笔好,结构严谨,被欧洲散文的典范。他的哲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就是直觉主义。他认为人的理性是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一切理性的求知活动都是采用静止僵化不变的概念去接触流动变化的生活冲动。超感觉的直觉是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唯一方法。很是抽象的哲学理论,”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柏格森提出了“生命哲学”(Philosophy of Life)的纲领,他认为:绵延(Duration)、基本的自我、真正的时间、生命的冲动(Elan vital),这些因素构成了世界的基础和本质。”自我的绵延与绵延的自我,两者等同,这便是最基本的存在。柏格森的时空观:认为时间不是一维的,而运动也精神属性的。他的美学观:“在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上,他认为只有直觉是沟通、构成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纽带。掌握生命现象和精神实质,靠直觉。”这个美学观我也是赞同的,对于不懂音律,不懂绘画的人来说,听到了伟大的曲子,看到了传世的画作,都会有心向往之的想法,虽然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这难道不是作者的直觉在影响我们这些后世之人吗?至于他的生命哲学,我认为晦涩难懂,争议也相对较多,此不做深究。弗洛伊德成名于他的著作《歇斯底里的研究》,是对一例癔症的病例进行心理干预的案例。这位天才的心理学家,著作颇丰,在精神分析方面即有多本,在《梦的解析》中,反复强调了潜意识的作用,他将人格分为自我(现实主义),超我(道德主义),本我(享乐主义),对力必多即性心理的研究很透彻,但是过多的将心理问题归咎于少年时期的性心理的扭曲与压抑,并对恋父恋母情结进行阐述,妄图以此来解释所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此为他的哲学理论的一个小小的不足之处,对这位大的心理学家的著作我虽然读过几本,但仍应再翻阅,对他的理论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现代派作家着重自我,发掘人性的奥秘,对性本能的描写也较多。意识流便是这一类作家喜欢用的手法,意识流写短篇小说可以,尤其适用于写散文。文艺这须作品中表现自我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手法却可以完全不同,可以幻想,暗示,可以象征,可以联想,都是为了达到直接的自我。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心理学,皮尔士,杜威及席勒等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对文学的影响是多种多样,对这些流派的心理学理论,是基础心理学必学的知识,在此不做一一列举。木心先生的这一讲也多有点太学术化,太专业化,对没有心理学基础的读者来说,确实有点不太好懂,流派多,学说多,观点多,不同点多,并没有哪一种影响大还是小影响深还是浅之分,各自用自己的理论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不一而足,也算是百花齐放吧!

    最后,木心先生总结这一部分说:“论情操,艺术家宗教情操最高,论哲学思考,艺术家思考得最深,论心理分析,艺术家的心理分析最透。”是,艺术家要懂的必然很多才可能成为大家。

    2018.2.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bo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