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巜黄帝内经》人体与天地变化(七)

巜黄帝内经》人体与天地变化(七)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4-07-31 15:09 被阅读0次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少阴同候。

少阳在泉之年,火气淫盛,则效野火焰明照,天气时寒时热。人们多病泄泻如注,下痢赤白,少腹疼痛,小便赤色,甚至便血。其余症候与少阴在泉之年相同。

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霜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于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阳明在泉之年,燥气淫盛,则雾气清冷昏暗。人们多病经常呕吐,呕吐苦水,经常叹息,心胁部疼痛能转侧,甚至咽喉干燥,面暗如蒙尘,身体干枯而无光泽,足外侧反热。

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慄。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溢痛颔肿。

太阴在泉之年,寒气淫盛,则天地间有凝肃惨栗之象。人们多病少腹疼痛牵引睾丸、腰脊,向上冲心而痛,出血,咽喉疼痛,颈部肿。

帝曰:善。治之奈何?
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黄帝说:说得好。应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凡是在泉之气,风气太过而侵入人体的,主治用辛凉药,辅佐用苦味药,以甘味药缓和肝木,以辛味药疏散风邪。热气太过而侵入人体的,主治用咸寒药,辅佐用甘苦药,以酸味药收敛阴气,以苦味药发泄热邪。湿气太过而侵入人体的,主治用苦热药,辅佐用酸淡药,以苦味药燥湿,以淡味药渗泄湿邪。火气太过而侵入人体的,主治用咸冷药,辅佐用苦辛药,以酸味药收敛阴气,以苦味药发泄火邪。燥气太过而侵入人体的,主治用苦温药,辅佐用甘辛药,以苦味药泄下。寒气太过而侵入人体的,主治用甘热药,辅佐用苦辛药,以咸味药泻水寒,以辛味药来温润,以苦味药巩固阳气。

相关文章

  • 秋冬为什么要养阴?

    《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说明人体阳气强弱会随着天地以及太阳的变化而变化,在强...

  • 灸摩智之重灸

    人与天地相应,天地阳气变化人亦随之 变化。春则阳升,人体阳气亦升,是为木;夏则阳浮,人体阳气亦浮,是为火;...

  • 人体与天地相应

    人体与天地相应 身体与天地都是相应的。 天圆地方,人是头圆足方。 天有日月,人有双眼。 地有九州,人则有九窍。天有...

  • 开心的一天

    时间:2018年7月13曰 天气:大雨 读经内容:巜黄帝内经》巜新概念英语》巜金刚经》《幼学琼林》 今天...

  • 冬病夏治二伏开起~速来围观

    “冬病夏治”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依据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四季变化和人体的阴阳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学说》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黄帝内经》中将人生活的场所称之...

  • 短文 Ⅱ 春分,顺应生命之节奏(007第131篇)

    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与天地要相互呼应,感受天地间的变化,我们的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只有和天地自然这个大宇宙...

  • 胡有宸:读书笔记《黄帝内经》注解挂玉佩和戴玉镯有这么多好处

    情绪与情感 《黄帝内经》总结:七情的变化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七情: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怒则气上 ...

  • 看五脏,识万物

    《黄帝内经》中对人体五脏与天地万物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描述非常清晰,对于我们了解自己与万物的关系、日常保健和治疗有很大...

  • 音声之道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人与天地相应” ---《黄帝内经》 “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声” ---《黄帝内经》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巜黄帝内经》人体与天地变化(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du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