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生者未曾不 存, 而死者也未必就亡。”------《 薄伽梵歌》
想要理清佛教和瑜伽的关系,但就目前所知只能把阅读到的整理成篇,供君参考。宗教的兴衰仰赖政权,是否教义值得当时统治阶级拿来用之,而神的圣事只有神知道。
(可能条理不清,莫怪。)
先从瑜伽说起,瑜伽的本意是指”连接“,人与自然宇宙的连接,可以理解成万物有灵,梵我合一。
瑜伽是“ 对心的变化的抑制作用”,通过体位和调息的锻炼最后达到内外的和谐平静,是通过冥想让浮躁的心空净,回归澄澈,找到真正的 自我,解放束缚的生命本质。
瑜伽与佛教
瑜伽和佛教,这两者或许不该相提并论,“瑜伽”可以理解成一个哲学流派,并且包括建立在其广泛哲学信仰上的修习法门。它派生出的几个分支,每一分支侧重不同,追本溯源和有神论以及宗教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在我理解里,更注重瑜伽“万物有灵,梵我合一”的哲学观念以及其修行方法,并且不用忌惮它是否与佛学信仰冲突。
瑜伽作为一门哲学和修行方法早在一千多年前传入中国,现代汉语词典对“瑜伽”的解释是“结合”“修行”,这还是由唐朝的玄奘大师翻译的。玄奘大师在西游印度时所修习的正是佛教流派中的“瑜伽行派”,它的另一个叫法是“瑜伽宗”,源自昆达尼里瑜伽(又叫恒多罗瑜伽)和密宗佛教。
没错,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国藏传佛教,并且伟大的玄奘大师留下的著作《瑜伽师地论》也是佛教经典典籍,记得南怀瑾大师对这本典籍也有过详细论述。
而瑜伽哲学和冥想方法也极大程度影响了中国日本最盛行的禅宗,“禅定”就来源于瑜伽,禅宗,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冥想的修习宗派”。
接下来,说一些正反例子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来看看它与佛教的关系。
瑜伽与宗教的历史渊源
追溯始源,印度最先有婆罗门教,随着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反应到思想上就是反婆罗门思想出现,于是有了早期的佛教彻底的颠覆了传统的婆罗门思想,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在阶级分化根深蒂固的印度难以存活逐渐覆灭,转而传向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佛教衰落后伊斯兰教的入侵迫使印度再次推崇新兴起的印度教,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教,它综合了婆罗门教和佛教,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既能受用于穷苦阶层,又迎合了统治阶级所谓“法”,印度教三大主神,“湿婆”“毗湿奴”“梵天”。
佛陀成佛之前,也是一名苦修的瑜伽士,这里所说的瑜伽士和现代的概念一样,坚持以瑜伽的方法修行的人,目前发现最早的瑜伽文献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更早于雅利安人创建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典籍中则出现了瑜伽系统化记载。
古时的瑜伽行者常年于冰雪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坚持苦修,通过面对疾病死亡,观察动物自然,探寻出了呼吸、潜在灵能及人与宇宙的关系。
佛教的建立,得力于婆罗门教的体系成熟,南传佛教的四面佛和印度教的“梵天”即是同一位神,也就是泰国那位神圣的四面佛。印度将佛陀认为是“毗湿奴”神的第九次化身,这种说法显然将印度教置于佛教之上,是政治也好是宗教也好,神明的事不论。
现代瑜伽中的奉爱瑜伽,虔诚信奉印度教三大主神,“湿婆”“毗湿奴”“梵天”;
而印度教三大派别之一的性力派主神正是湿婆神妻子雪山神女(Pārvatī喜马拉雅山的女儿,印度神话和曼陀罗诵唱里有很多不同的女神的名字,大多都是她的化身),性力派产生并影响了昆达里尼瑜伽和密宗瑜伽,唤醒盘踞在尾椎的灵量,激发三脉七轮(或五轮),瑜伽的脉络说和中医近乎一致。
密宗瑜伽着重于开发生命能量, 密宗瑜伽的特色为复杂曼陀罗图案、详密的宗教仪轨、不对外公开的内容、利用性能量引出生命能量的修炼法、变换物质的练法、利用尸体的修炼法、太阳能修炼法等等。
密宗百分之九十是实践的科学,理论是为验证,支持实际的锻炼而存在。它的本质是战斗,人需经由内外的战斗,以意志力来控制其世俗行为和表现,由内在的战斗来克服心灵所有的弱点,以灵性直觉的力量来唤醒和提升生命沉睡的无限潜能。最后挣脱一切的束縳而达至上的喜悦和解脱。----- 360百科
提到了佛教瑜伽宗或密宗瑜伽,奉爱瑜伽,昆达里尼瑜伽,可以说明瑜伽是一门哲学、一门能被广泛吸纳致用的方法。
下回说说,哈达瑜伽和王瑜伽,哈达瑜伽也叫力量瑜伽,大部分调息方法和体式都属于哈达瑜伽。王瑜伽是我每天坚持的,著名瑜伽宗师帕坦伽利是王瑜伽的集大成者,著有《瑜伽经》瑜伽一部圣典。帕坦伽利之于瑜伽的地位差不多可以比作龙树之于大乘佛教。
王瑜伽的理论是: 持戒、 精进、 调身、 调息、 摄心、 凝神、 禅定、 三摩地。
下回继续。
2018/8/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