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力不是必然与某种情绪结合,智力上的兴趣也是动因,但是动力往往离不开情绪。
>> 解释的中立依赖于三项素质。其一,对智力生活的热爱,不弱于对社会正义的关怀;其二,意识到批判的锋芒会毁伤解释,入局后善于角色转换,自觉约束成见;其三,具有高超的理性能力。
>> 历史的吝啬与吊诡。
>> 关于人类三种追求的理论:舒适、牛逼、刺激。
>> 温饱解决后,物质不再是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游戏才是人类的归宿。
>> 价值观只是变化的外表,后面是满足本性的方式的演变。
>> 恒定的本能——剧变的环境——满足本能的方式必将改变。
>> 要政治家来鼓吹物质主义,鼓吹好生活,只能是大而化之。只有商人才可以具体而微、活灵活现地展示好生活。
>> 如果把好生活作为人生观来鼓吹的话,商人必将成为这话语的最终垄断者。
>> 深层原因就是这个世界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发生了一个从古至今整个一部人类进化史上都不曾发生过的变化。
>> 从20世纪中叶往前推,全部的人类历史都是为生存而挣扎的历史。人类各个民族曾经提出过的几乎所有的主导人生观,都是建立在人类历史的这一基调之上的,都折射出此种生存状况的基本氛围:生存是严酷而艰难的。
>> 快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行为的——每个人基本无例外——主要动机是追求快乐。
>> 第一大思想资源就是人类的宗教遗产,那是最古老的、曾经覆盖了最多的受众的思想资源。
>> 第二大思想资源——传统道德。
>> 我们所享有的第三大思想资源是什么?是进化论的思想。
>> 适者生存
>> “适者”在生存过程中要承受很多不可推卸的苦难。
>> 一味沉溺对快乐的追求将带来灭顶之灾
>> 经自然选择存活下来的动物都不是一味追求快乐的。
>> 快乐必须足够短暂,以使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下一项任务上。
>> 三、人的三种追求我比较赞同西托夫斯基提出的三种需求。他说:将消费者的需要和满足的根源区分为三个范畴是有益的。首先要区分的是舒适和刺激(stimuli)。刺激是消费者重视的新奇、变化、兴奋、挑战、惊讶,或其提供的趣味之类。舒适就是消除、缓解或防止疼痛或不舒适,舒适又可分为个人舒适(personal comforts)和社会舒适(social comforts)。个人舒适指生理需求,使某人生理上舒适,免去各种劳作,或提供这些需求和欲望的进一步满足。
>> 现实中,在追求被承认的时候,常常会牺牲舒适。
>> 人类秉承到的牛逼的动力从来都是与追求个体温饱并驾齐驱的。
>> 毒品在西方社会中的泛滥,昭示着一个巨大的转折:空虚无聊已经压倒物质匮乏,成为今日西方和未来全人类的首要问题。人为地寻找刺激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如何寻找刺激,寻找什么样的刺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选择。
>> 需求是本能的,生理的。意义是文化的,是一种手段。
>> 烦躁是不可消除的,烦躁是伟大的杀手。
>> 何谓消费社会?就是消费成为其最主要活动的那个社会为消费而消费,成为该社会中最主要的活动,必将导致消费过度。
>> 工业化的本质特征是迅速复制。
>> 在古代社会,消费权几乎是遭受双重封锁的:第一,平民没有那个物品;第二,不许平民享用那物品。第二重封锁几乎一定是以第一重封锁为基础的,因为如果该物品太普及,权利上的封杀几乎无法执行。
>> 销售比生产更要紧,这是消费社会中的逻辑。
>> 消费的演进的最后阶段,是完成它对一代民众的塑造。
>> 第一,数量和种类极大,并一直在增长。第二,市场化继续拓展,很多曾经由国家提供的服务在不同程度上转移给市场。比如住房和教育。第三,购物场所增加,购物方式多样。第四,越来越重视设计,重视商品的外观、款式和包装。第五,广告。第六,借贷消费(分期付款,信用卡)。第七,购物成为仅次于电视的休闲方式。第八,观看体育比赛和旅游成为重要的消费手段。第九,用商品塑造自我。第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消费关联的“上瘾症”。
>> 人们不是在真空中选择商品,而是在特定的销售环境中;人们的购买在极大程度上受到销售环境的影响;销售环境是企业家造就的。
>> 在动物的世界中,不是地位高的模仿地位低的,而是地位低的模仿地位高的。
>> 从哺乳动物到人类,都有一种模仿高地位的同类的倾向。这是大众追随高消费的自身原因之一。
>> 地位低的人在模仿和追赶地位高的人,企业家为了赚钱,拼命复制有钱人消费的东西,降低成本下放给地位低的人。
>> 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消费动机,不仅是为了显示和证明地位,也是为了显示和证明身份。
>> 一个大的、能够持续下去的骗局,一定是符合了顾客的某种需求。
>> 生产和消费应该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
>> 当温饱彻底解决,物质上的炫耀越来越失去魅力后,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区分有能力扩大消费的往往正是消费已经达到标准的人群。
>> 社会以母性的姿态出现,其目的是为了更佳地保留一个强制性的体制。
>> 潮全盛期的魅力,也不具备宣传在其权力全盛期的力度,却盘踞了空前广泛的时空,于是受众与之完成的必是另一种均衡,就是沦为舒德森所说的“低投入的文化形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