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纪的关系,好久没有进课堂了。但互联网为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中小学的一些观摩课堂就在掌上,随时可以观看。职业习惯所致,很喜欢看。现在的中小学课堂有很多积极的改革,但有些改革的“惯性”依然没有改变,这就是一些教师仍然热衷于宣扬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觉得这已成为一种痼疾,应该加以反思。
我这个年龄又学的师范专业、一辈子从教,经历了建国以来的每一次教学改革。在每次教学改革中都涌现出很多蜚声全国、大家争相效法的“教法”。比如: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卢仲衡教授提出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80年代武汉师范学院黎世法提出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上海市青浦县顾冷沅提出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数学教学法,等等;进入新世纪,山东杜朗口中学提出的“三三六”和“10﹢35”教学法,更是风靡一时。曾记否,各学校派教师成群结队的去“取经”,有的时候人流如海,如赶庙会。教师在交流教学改革体会、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时言必引用当时流行的那些“教法”。然而,无论那一种教学法,不管当时受到过哪种媒体的全力推荐、哪级领导的大力宣扬、提倡,也都没有逃脱其“短命”的事实。现在,中小学教师中还有多少人知道“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那个作为新课改样板推广的“三三六”和“10﹢35”法,很久以前也已被人们忘记了。
本来,教有法,但无定法。你硬要想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法,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事实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本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包含以下三层子过程:即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是第一子过程;一章或一个单元从开始到结束,是第二子过程;一点知识(如一个公式、定理、定律或法则之类)或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是第三子过程。教师备课就是认真研究这些过程,从而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对策。事实上,日常教学中人们是把第三子过程即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最经常、最重要的课题来研究。这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同时也是很复杂、很艰难的,而且不是一劳永逸的。
一是因为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是多样的。无论从学生的年龄层面还是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层面来研究,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是不同的:有完全依靠教师的时候、有基本上依靠教师的时候、有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的时候、有在教师指导下可以基本上独立学习的时候、也有学生可以完全独立地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教学方式应予之适应。
二是因为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数学、外语,理化生、政史地,还有体音美、劳动课等等,它们千差万别、各成体系,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来选取教学方式。
三是因为知识难易有别。即使在同一学科,不同课节所学的内容由于难易差别不同、在上位子过程中所处地位、作用不同,施教方法亦应不同。
一节课因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取,不应该也不可能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也正因为如此,教学研究才是一个永恒的、常研常新的课题。
为什么一些人热衷于推荐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有来自社会的影响。为了提高效益,企业提出要做大做强,中小学也提出“做大做强”;企业提出要“打造名牌”,中小学也提出“打造名师”“打造教育家”;企业提出要革新管理模式,中小学也把“课堂教学模式化”。
2、有认识上的缺失。对教育理论的实践效用缺乏正确理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原理、乃至教学法言说的是一种教育之道,而非教育之器。教育理论的实践效用主要是昭示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启蒙和培育人们的教育意识、唤醒并促使人们反思已往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者的理性自觉。任何一项教育活动,其问题的真正解决和教育行为方式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多种多样复杂的现实因素,如果没有教育者的理性自觉行动,只靠理论教条是很难奏效的。搞不好,就会走向认识的极端,产生各种形式主义的做法。
3、有急功近利思想的促使。总想借助一个载体来张显自己的办学业绩。其实,学校业绩的载体主要是学生,不要煞费苦心地去寻求别的什么载体了。
总之,在中外教学改革的历史长河中,这样或那样的教学模式曾屡见不鲜,有的也曾风光一时,但终不能修成正果。所以,劝君不要在总结或发明教学模式上下功夫了。领导要把精力用在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专业化水平上;教师要在努力修业进德的同时把精力用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想发明一个统一、有效的教学模式来规范课堂教学的企图是徒劳的。
Aϸ�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