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受,就是每天都在写文章,但是,每天都有说大话、空话、套话的例子。写完之后,自己都不忍再看一遍,觉得实在是无语。
出于打卡,哪怕是胡言乱语也得发出去,这样的情况,自己真心不想重复。可是如何克服呢?
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很多很多,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聚焦。有时候为了完成自己的作业,写啊写啊,写完后发现写了一大片废话,自己不想回读,觉得实在是无趣啊。
看来,张亚凌老师说的还是有道理,写文章少引用,多写自己的生活。今晚我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写了一篇打卡作业,边写边觉得没有意思,思路不清,但是没有更好的改进思路,只能就这样了,应付打卡。
坚持写作的本心是好的,但是细思极恐。如果每天都是这样,每天都是应付,那坚持写还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不要坚持写了,起早贪黑的,又有什么收获呢?何苦为难自己!
好吧。问题或许就在反思中得到解决,看来写作需要用心,需要从每天真实的生活中写起,以小见大,由浅入深,慢慢来写,写作中有自己的教育理性、教育情怀、教育思想等等。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线上教学,同样有很多触动自己的地方可写。例如今天,我们班小高同学,连着两天不完成作业,当我问起时,还耍起小伎俩,来了两句:“不是这个作业吗?”“老师你看错了吧?”最让人生气的是,家长一个劲儿地袒护着自己的孩子,还说:“孩子一直在上网课……”怎么怎么说了半天,一大堆说辞。
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以一个有良知教育者的身份来分析分析,首先,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孩子也是一样,要学会诚实。没写就没写,不要耍自己的小聪明,老师又不傻。其次,家长袒护孩子,可以。但是要分清时间,否则,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可想而知。再次,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要管教孩子,从点点滴滴抓起,坚持不懈。
今天还有一件日常小事,但让我想起来都很开心。前两天给孩子们读历史书,我们三个沉浸在书中。谁知讲过之后,我几乎都忘记了。今天再次读历史书,我才读了一个开头,大宝就激动地开讲了。我很好奇,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原来,一部分是上次我讲的时候他记住了,一部分是他在漫画书里读过的。
听了孩子如此滔滔不绝,我是喜在心头,乐在眉头。什么是无用之有用!什么叫阅读的力量!什么叫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看来,我要一如既往鼓励孩子多读书,还要经常给孩子读书听,尤其是读那些他们不太爱读的人,引起他们读那些书的兴趣和爱好。
多真实的记录,多好的生活感悟。写着写着,我感觉这样真实的书写可真舒服,自然而然,不雕琢,不粉饰,更不做作。
自然而然,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