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https://img.haomeiwen.com/i7559998/079467a289e881fa.jpg)
高考的话题,各有千秋也大同小异,后续很多事,远远不是一次考试的成败所能决定得了的。
但是关于高考的记忆,或深或浅,却无一不是永久的留在心间。
那时高中校园的日子很单纯,三点一线之外,各人揣着自己的那份小秘密,迈着或轻松或沉重的步子重复的过,用后辈一句话,高三只过了一天,却用364天去重复。
但其实,近乎三十年前的高考记忆,是要从高二开始算起。因为要分文理科而重新分班,就已经可以算作是高考的开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559998/1ae7900dbf1a0208.jpg)
说起分班,直觉告诉自己该去学文科,半天的思考时间里,也没怎么想就跟随大多数一起,留在原班继续理科了。回想起来很清晰,因为学文科的人很少,年级大约有四分之一,能够一起同行的熟悉的人就更少了,而自己熟悉和在意的好朋友都在原班呢,或许还不舍得马上离开吧!至于文理学科对自己来说优劣在哪,也不是不知,很明显对比以后优势都不大,剩下的区别就是自己喜欢不喜欢。所以保持原有的平静就成了选择。
熟悉的环境,习惯看见的人,和并不陌生的课堂,成了高三的全部。对了,偶尔来点儿欲赋新词强说愁的情绪,还有时不时映入眼帘的落日余晖,三两成行的同学,和看了大半夜的书而周日早上自中午开始的日子。当然,那其中少不了课本之外的书,有的是名著,本土的居多像路遥贾平凹的,还有杂志也找得到的不少呢!像梁晓声金庸梁羽生琼瑶三毛席慕容舒婷戴望舒汪国真王朔等等多位成名成家的,或记不清的或名人传记的,还有张海迪之类励志的,都属于那个年代。但目的性都不强,不知利害,也无人指导或者关注,只管周末给自己找点自由空间。
忆起来尚清晰的当然还是每日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了。还记得有点外向的自己无论什么性格的同学都有接触过,不以群分,无论课内课外,以至于多年以后几乎把全班都能记起;也有喜欢的男同学女同学们,记得周末外出的几次郊游,记得骑自行车走远路,也记得几毛钱的车费大家一起凑。那段时间也许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日子吧!
那个高三新换的班主任可谓年轻有精力,授课之外的自习时间没少说教,鼓励的敦促的批评教育的虽没记住但知道都在理。可是唯一多年没忘记的,是那位班主任的一次神来之笔,考试后从班里把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叫出去开了小会,教室里一下子气氛不一样了。大概这就是高考气氛临近了吧!
而那天的自习讲话里,是带有三六九等的区别,尤其是拿了有的家境不算好的同学做例子的一顿肯定性或者鼓励性的说教,话中还有对某些同学的同学交往做了定性。也许在那时,自信的总是扬着头的班主任从他的角度来说是对的,更看重自己班的升学率,希望学生中出几个有成绩的,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时隔多年,每记起都不自觉的在想,对还未定性的高三学生,这样的引导,真的都会是正面的吗?心理学在那个年代几乎都是传说吧!好在那段时间短而飞快,单纯的学生也许还不至于受其太大的影响和左右。
![](https://img.haomeiwen.com/i7559998/df844d03c21f385d.jpg)
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在无数多的背书做题中不知不觉逐渐减少,直到那个夏天来临,突然有天发现,眼前原本绿油油的麦田悄悄已变成了一片片金黄,在橙红的橘黄的血红的晚霞中,微风起时一波又一波麦浪,炫耀着沉甸甸的成熟,而天空纯净微云,就像身边单纯而美好的每一个你我一般,虽离别将至,却不知别离。
也许还像过去了的每一次大小考试一般,那时候心里并没有太大压力的高考,就那样在看似简单平常的日子里,过去了。不想结果,不考虑后果,唯独还有的想法,便是还得多长时间才可以再见到往天在一起的同学们。当然了,还有自己心里曾经那么喜欢和惦记过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7559998/1ac7ed1ed57cd569.jpg)
还回学校吗?确实这么问过,但不是在考试结束时,而是大家一伙人告别之后,像往年一样开始漫长的暑假时,心里悄悄想过,假期结束后到底还回学校吗?
而至于高考结果怎样,似乎并没有考虑太多,因为不理想属于大多数,能不再回学校的,大概也都是与自己关联不算大的吧!往届的数据早就有人统计过了,没几个能顺利的一次就跃过去。九十年代初的农业县,靠高考而脱离土地的机会并不大,以致一部分人尽可能在想其他办法去弥补或代替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过程。
而那时如果有别的办法,或许还是有人羡慕的,当然也有极尽其能的用语言去表达羡慕嫉妒恨还有愤怒的,都不足为奇,因为那不属大多数,与大家不一样的,又怎会被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7559998/5cf87004b21b04ab.jpg)
高考后能够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是处的不错的,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走家串户,都是离家不能太远,因为没有经济能力。之外也最多就是三五成群聚起,或就近找个地方打牌喝酒热闹,或河边塬下晒夕阳晒月光,丈量这坡到那沟的距离,寻找田边有哪种菜哪种果之类;或围着校园周边多转几圈,出租房退掉后留下最后一个据点来作别;也有两两成对的依依不舍着,借机会做好打算的。反正各种各样的想办法多在一起赖着,用朦胧的情感去纪念在一起的那个纯真年代。
各种各样的告别仪式,随着高考,在那个夏季持续上演着,短的仅一两天或者一两个月,长的要一两年甚至更多。而不论哪种,都属于那个纯净而热情的青葱岁月里值得怀念和珍惜的印记,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永久的留在记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