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导演在上世纪90年代曾拍过一部电影叫《饮食男女》,片名应该取自于孔子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男女”,在儒家看来,它泛指人的基本欲求,即人类追求物欲和爱欲的本性。
在电影《饮食男女》中,讲述了一位厨师老朱和三个女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观念冲突和各自的情感故事。让我记忆深刻的情节是,在这部影片中一共举行了五次隆重的家宴,但是没有一次是吃得皆大欢喜的,餐桌旁的每个人都各自怀心事,各有所思。将这些看上去无比丰盛的家宴,吃成了味同嚼蜡、毫无感情的仪式。
妻子早逝的老朱,独自拉扯着三个女儿长大成人,这期间的酸甜苦辣诸般滋味自然不言而喻。于是在老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兼有着我们中国传统家庭文化里父亲与母亲两重身份的特点,既有着父亲的坚强与严厉,也有着母亲的温柔与慈祥。
长大成人的儿女对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开始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一个温和平静的家庭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和声音,原本一切尽在掌握的老朱,忽然发现,就算自己这位曾经在星级酒店叱咤风云的大厨,也无法满足这些已经长大的子女饭桌上越来越多的越加挑剔的口味。
其实,这哪里是口味的矛盾,是日渐成熟的儿女在人生的看法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化后的选择各异。相比于口味,家里不同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多,一家人情感上的拉扯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局面,老朱已全然无法掌控,他只能给与更多的隐忍和迁就。而这种持续积累的压抑和无力感,直接导致了原本对自己的厨艺自信满满的老朱味觉上的异常和减退,直到他味觉终于丧失。
片中的另一个主角老朱的二女儿家倩,这个角色的扮演者吴倩莲,曾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演员,她也是片子里戏份最多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既有对家庭的叛逆,也有对家庭的的传承。她自小喜欢厨艺,却不被父亲所认可。老朱跟几乎所有的父亲一样,反认为女儿不该走上和自己一样的职业道路,她应该拥有一个至少他认为的更美好的生活。
曾经身为子女,现在身为父母的我们都感同身受地理解,在养育子女的道路上,我们总是不免总是鸡飞狗跳、磕磕绊绊。当儿女面对来自于家庭的严格管束时,内心不例外都是充满挣扎的。年轻时的我们,都曾经视家庭为对自己的束缚,渴望冲破,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希望自己能自由飞翔。可是,每当我们拥有了单飞的能力,为人父母之后,却更愿意去重新审视、理解和接纳我们的原生家庭。
这其中,是两代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而导致的误解所致。有一天,当家倩了解了父亲之所以反对她从事厨艺的原因,只是不想让她被厨房的油烟围绕的时候;有一天当家倩无意中看到记忆中曾经坚硬如钢的父亲禹禹独行迈入医院的背影的时候,那些藏在她记忆深处曾经无法理解的情感,那一刻得到忽然顿悟。
在最后一场家宴中,父女二人角色互换,在父亲曾经的战场上,家倩用她的厨艺,做出了一道道存在她记忆中充满家的味道的菜肴,老朱的味觉恢复了,父女的手紧紧相握,这是父女之间隔阂的消除和对儿女成长的确认,更是技艺的传承和两代人情感的和解达成。
其实在这一刻,我能感受到的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由于父辈与子女的沟通表达方式更为含蓄,亲人之间的情感很多时候都像藏匿在心灵某一个角落的鸽子,一旦有一天被某一种契机触动心门,便会振翼而出,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而家的味道,常常会成为这种契机的引子。
这世上的夫妻,对于原生家庭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口味偏好,可能都会终生保持在记忆深处无法忘记。两个在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走入婚姻,之所以能稳定,实在是因为身处其中的两个人,在生活的磨合下,丢掉一些自我,增加一些迁就,持续不断地投入包容和理解,才得以在人间烟火气中,围炉而坐,品尝出生活中的百般滋味。而每一个小家庭向一个大家庭成长的过程,无不是用一种新的生活体验,逐渐消磨掉那些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习惯和记忆,就像一个四川人嫁给一个福建人,口味麻辣的川菜和口味偏甜的闽菜必然达成妥协,最终形成一个家庭饭桌上独有的味道。
无论贫富,很多在外人眼里看来的微不足道,却是家人眼里的无价之宝。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家的味道远不止饭桌上的美味和一日三餐锅碗瓢盆,它还有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的各种味道下的重构。更有着亲情、幸福、温暖、和谐、关爱,一个家庭一种味道,但其真谛却不外乎一个“和”字。在理解中获得平和,在谅解中获得和睦,在关爱中获得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