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几天去参加了环城半马,这是她第一次参赛,我早就嚷着要为她庆祝一下,可她却兴致缺缺。追问之下,她讲起这次的半马经历。
“半马是20多公里,这个距离我已经完成了很多次,信心满满地去参加,后面居然虚脱没跑下来。”
她常在朋友圈发她的跑步路线图,20多公里她已经跑了几个月了。
“咋了?不舒服还去跑?”我觉得没有特殊情况,名次未必多好,但她不至于跑不下来。
“没啥不舒服,就是跑急了,没把控好节奏。”她懊恼地说。
“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就是跟着大家跑着玩玩。可是一跑起来,不自觉快了起来。不是什么胜负欲,就是看着前面有人就想超过去。”
“所以你后来就体力不支了?就像运动会跑400米米,你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了?”我想起自己的经历。
“是呀!没控制好节奏,配速什么的全忘脑后了,就完蛋了。终于明白啥叫心理素质了。哎!”
“节奏感”,“配速”,不被他人的行为速度所影响,坚持适合自己的节奏。这样,即使慢也有到达的可能。所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单单是指敢拼敢闯,不怕苦不怕累,还有落后时的不焦不躁,把控自己的节奏。
想想我自己的那些焦虑情绪,还有那些个失眠的日子,都是因为觉得自己落后了停滞了,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中落败了。
人一旦产生的纵向的比较之心就很难不焦虑痛苦。前方总有让你想追赶的身影,即使超越了一个,还会有另一个。
体育精神是挑战人体命定的极限,是更高更强更远,而不是最高最强最远。前者是尝试与挑战自己的极限,是横向的自我比较,是注重自我的进步。后者则是寻求纵向的超越。
一个人的自由就包含了不被裹挟地以自己的节奏配速前行。有战胜自我的勇气,也要有被超越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