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当你想吃某种食物时,说明你体内缺乏它含有的营养成分,当你想读一本书时,你缺少的正是此书中的智慧。
很奇怪自己居然读了一个暑假的哲学,目前第一本书已读完,中间因读不懂确有几次想放弃,但咬着牙总算坚持读完了,目前正准备攻读第二本哲学专著。
你要问我有什么收获?确切地说: 知道了一点哲学知识的皮毛。
很喜欢书中洛克、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等人的哲学观点。
不能说读一本书让我明白许多道理,最起码解惑了困扰我的一些人生疑问。
当然哲学书也不是谁都喜欢读的,亦如清淡的食物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吃的。
记得学生时代,我特别反感读哲学,几乎是被老师逼着读它,有些概念当时即便囫囵吐枣地背会了,毕业之后也很快原封不动地还给了老师。
这些年经历不少生活的磨难,更是傻愣愣地踩了很多雷和坑,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别人怂恿的,炮灰绝对没少当,差点被生活牺牲掉。
辗转反侧的夜晚回味凄惨的往事时,眼泪早已流干,直面再明白不过的现实,浆糊似的脑壳才有点开窍,总算意识到我最缺乏的是智慧,愚蠢是我对自己最恰当的总结。
生活尽管消磨掉我很多美好的梦想,很庆幸自己还残留一些读书的兴趣。
读过一些文学和历史书籍之后,我发现哲学是一类很值得挑战的读物。
拥有一些哲学知识,在读书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多了解一些哲学,才能写出有深度的东西。
能写哲学著作的绝对是大家,他们是通晓古今、精通文理、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近现代的哲学大家都是博士毕业,著作等身,绝不是等闲之辈。
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爱智”。它就是智慧,告诉我们世界的本源与事物的本质,现象不代表本质,事物的形成与发展趋势,人存在的真实情况,人类的未来会怎样?等等一些问题,把哲学整明白了,你不会再焦虑,你会有条不紊地一步步走向目标。
哲学书中充斥着一些专业术语,逻辑性很强,相比于通俗读物它较枯燥无味,它确实难懂,且不是一般的难懂。
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还是别碰哲学,碰也白搭。
虽然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把它们组合到一块怎么就变成了外星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依然不知道这一堆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也许正是它的难懂,激发了我阅读它的兴趣,假如有一个难懂的知识点,我琢磨了几天,慢慢有点领悟时,那心情是很欣喜的,感觉自己又进步一点,那贫瘠空虚的大脑里又融进了一点点意义在里面。
尽管这些年没读哲学,我也没少过一天,可是今年暑假就像着了魔,就想读它,没兴趣再读其他的书。
毕竟明明白白地活一天胜过浑浑噩噩几十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