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视曾有这么一个广告:
为了向爸爸炫耀自己获得了奖状,小女孩夜晚一直在床上等爸爸下班。
图片来自网络听到门铃声,她跳下床,结果爸爸没回来。
将近半夜,犯困的小孩依然在固执地等。听到楼下的车声,她光着脚将双手贴在窗上张望——结果只是欣喜又变为失望。
再后来,睡着的她听到脚步声,拽着奖状冲出房门,却发现客厅里空荡荡的,爸爸依然还没回来。
小女孩终于憋不住委屈,哭了,只剩奖状落寞地躺在地上。
龙应台曾说,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
但当孩子迫切想跟家长分享自己的情感,家长却迟迟没有出现时,就可能像广告中的女孩因乐生悲。
父母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缺席,其实也就成了“过期产品”。
-2-
女性就业率的持续上升和激烈竞争造成的加班常态化,父母变成“白天见不到,晚上已睡着的双休日父母”。
有学者对广州市的36所小学进行研究,发现在孩子放学后活动安排上,70.9%的家长选择了直接回家。而且,超过一半的学生不是由父母接回家。
资料来自网络 资料来自网络也许,广州市大部分小学生放学后在家的大段时间是没有父母陪伴的。
于是,继农村留守儿童之后,“隐形留守儿童”进入人们视野。
这些儿童大都生活在大城市,且多是独生子女,看似生活优渥,陪伴的养分却十分贫瘠。
父母可以轻易赠送孩子精美的礼物,却难得陪孩子去一次游乐场;可以请钟点工给孩子做健康的营养餐,却难得陪孩子坐下来好好吃顿饭。
孩子突然间就长高了,与父母的感情也突然间就疏远了。
这种环境下,孩子其实心理缺少必要的依靠,极易形成无助感和不安感。
可惜,父母抱起孩子就没有办法搬砖,而搬砖就不能抱起孩子。
-3-
教育是最公平的普惠,知识改变命运依然是人们心中笃定不疑的信念。
但教育的成本却越来越高。
有人曾做过一项估算,在大城市养一个孩子差不多要花费100万。而素质教育的中的课外辅导班费用,还没有算进去。
饶是如此,教育投入已然让很多人望而止步。一边是全身心工作挣收入,一边是精算账省支出,才让孩子有了不错的物质条件。
遗憾的是,还存在一个让人眼红的阶层差异。
图片来自网络迫于经济压力,很多底层家庭的孩子都放弃了高中、大学,直接选择技工学校。
而金字塔尖的家庭根本不屑参加高考游戏,也看不上国内的教育模式,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高中甚至初中就送去了欧美发达国家。
只有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输不起,退一步舍不得,进一步不容易。稍不努力,社会流动就滑向底层。
毕竟,钱可以继承,而知识和头脑不一定。
-4-
孩子与父母的两难,最终似乎只能由一个更高阶的组织来实现这种调和。
但寄希望于缓步发展的托管机构、政策偏斜的少数公司,难免有些远水近火。
图片来自网络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格,也许我们应该深思的是究竟物质和精神,哪一个在极端情况下更可能起作用?
《再见 少年》中,雀斑女孩冯小若的父母常常不在家,只是给她物质的极大满足。但是多年以后,当了明星的冯小若,回报父母的同样也是钱。
希望父母的晚年,不是在家中等孩子的时候却只是等到钱。而孩子的童年,也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