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a1f594e7e302教育哲思
在教育中提升说话水平的三步走

在教育中提升说话水平的三步走

作者: 梅篆儒_b904 | 来源:发表于2019-10-22 13:15 被阅读0次

    跟人打交道,语言起着关键作用,说话水平的高低有时候会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庸》说‘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就是这个意思。

    跟学生打交道怎么说话显得尤其重要,一言令人喜,一言令人怒。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各方面在发展期,处于成熟与不成熟间,如果哪句话不小心说过了说错了,可能会造成师生之间难以修复的心理隔阂。说话是艺术,更关乎德养,胸襟,性情,器识……这些内在的精神状态。

    提升说话水平,在教育中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那么如何在教育中提升说话水平?根据自己在教育中的经验和教训,我将说话水平的提升分成了三步走,做进阶式努力。

    第一步,积极平和。

    时时刻刻在意识里警醒自己,一开口,就要说积极的话,平和着说。这种积极平和的说话意识,理应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的谈吐自觉。要么坚守括囊无咎的不说原则,要说,就要平和着说积极的话。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一说话就戾气十足,一说话就消极否定,一说话就怨天尤人,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性无意识。难就难在: 一,难以觉察说话的改进点,这就需要提高警觉性和自觉反思,二,难以找到改进的好方法,这就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和试验。万里长城,始于砖瓦,不要梦想一劳永逸,一日千里,养成积极平和说话的习惯,需要长期在实践中改进和时间的雕琢。

    那么从哪里改变?‘一厘米主权’的故事给人启发——

    德国柏林墙倒塌的前两年,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因射杀一位企图翻墙逃向西德的青年克利斯而在1992年2月受到了审判。亨里奇和律师都辩称卫兵的行为仅仅是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

    然而,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却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卫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杀被判处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

    这个故事用在教育上,给了我们改进教育语言的希望和方法,坚守一厘米良知,坚持一厘米之变,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有人情味。当教育中不见了暴力语言,不见了消极怨言,不见了浮躁戾气,那么师生之间的交往会充满温馨的对话,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生命间的倾心沟通。我想起了上节课对李贤说的话——你还比别人多听了一遍呢,问你人大职能都不知道,怎么学的?李贤摔折了腿耽误了一个多月的课,他不仅没落下,还提前学了,就这精神我也该表扬他,可是因为他没回答出问题,我就脱口批评了他,而且不留面子。当时自己根本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对劲,只是觉得李贤没说话似乎不高兴,后来越想越觉得说的话不那么好听,让人不舒服。如果当时我有足够的警觉性,换种积极的方式,换种平和的语气,来鼓励他,也许效果会更好。当时脱口而出自然而然的言语已经成了我的说话习惯和自然方式,可我为什么不在说之前提醒一下自己呢?既开口,就要平和地说,说积极的话!

    记住,做到积极平和说话,时刻提醒自己——开口前,冷一冷,然后,平和说,积极说!积久成习,习惯自然,自然好言!

    第二步,分寸辞达。

    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说出来是不是辞能达意,辞能言志,这是积极平和说话习惯养成后,进一步需要打磨的说话修养。与学生打交道,说多了,他听不进去,甚至嫌你啰嗦;说少了,没有传达明白,可能达不到教育目的。一句话可能让他记恨你一辈子,一句话可能让他感激你一辈子,一句话让他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一句话让他讨厌你讨厌你的课。更让人尴尬的是,有时候连批评学生都言不达意,找不到适当的词语,说的那些话根本言意思不符,甚至连自己都觉得可笑,居然批评都批评的寡盐少味,苍白无力,学生心里都会鄙视你。何况夸奖激励学生,更需要说话艺术!

    该与不该,说与不说,得失之间,一定要拿捏好分寸。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又说“待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言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他评价弟子闵子骞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在孔子看来,说话看准时机,对象,场合,拿捏好该不该说的分寸,关乎此人交往成败,需知言不顺则事不成,甚至彰显做人水准。他又说‘辞达而已矣’,然而能够做到言能达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怎样才能说话有分寸并且做到辞达?

    做到分寸,先要三思,要慎言,说之前,想一想。孔子教导弟子子张:“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又说 ‘’仁者,其言也讱(谨慎)‘’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做到辞达,一要多读书,多学习。有次同事对我说,我上课时对学生说的话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更不要说文采,艺术了!在不读书之前,她的感受就是我的感受。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要想说话有滋有味,口吐莲花,必须多读书多积累好的语言。二要多实践,多行动。《论语》不是凭空创作的,而是孔子教育行为的总结记录,陶行知的文章都是他教育实践的理论升华,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本著作无不凝结着实践智慧,只有做的精彩,才能说的精彩,只有做出来的话才有扎实的根基,言说的底气。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都是告诫,敏行慎言,先行后言。

    第三步,建设性。

    说话要具备建设性,这要求就很高了,因为这不仅需要说话者有基本的谈吐修养,较高的说话能力,更需要说话者具有高明的见识,深刻的洞见,深厚的学养以及丰富的人生历练和通透的涉世智慧。说出高明深刻的建设性意见对一般人很难,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现有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经历和思考中,提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建议,贡献自己的别样智慧。至少,我们能够做到平和着积极说话,能够做到有分寸地辞达,进而,做一个平和积极且分寸辞达的提出属于自己的独到个性化建议和智慧。这是我所追求的,也是我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努力去做的——比如,我不再批评杜同学连听课都不会听,而是具体告诉他123具体怎么做。我不再腹嘲周同学一个高中生错别字连篇将虽然写成随然,还把阝给落掉,将态度的态写成‘太’,将好端端一句话写成‘随然我的学习不好,但是每次成绩不高’,‘’随然太度很端正,但是心里就想别的了‘’......而是具体明确通俗易懂的告知一怎么写成一。高明的顶层设计我无法建议,但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是能够而且应该给学生提出合理且针对性的建议的,这是我能做的,也是我该做好的。多一些建议,少一点批评,学生会在点滴进步中感激你,你也会在学生的进步中感受到自己付出后的收获和快乐。

    在教育中,做好三步走,第一步积极平和,冷静一下再说;  第二步分寸辞达,想清楚了再说;  第三步,建设,琢磨好了再说。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一定要谨言慎语,殊不知语言是存在的家,话发声的时候就是人存在的地方,不可不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教育中提升说话水平的三步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rq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