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读,少时家里唯一的娱乐工具是收音机。听录音剪辑如《简爱》《飘》《哈姆雷特》等,就被那种精彩的人物对白所吸引,然后想方设法找这些书看。现在有好多听读平台,可以把干家务零零碎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听,上下班路上也可听,戴上耳机,屏蔽街上一切噪音干扰,只有主播优美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最美还是男女主播共同演译外国名著。搞不清为什么录音剪辑总是外国名著多。中国名著很少有这样优待,总是一个人或男或女干巴巴读到尾。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就读得很美。里面有大段的人物对白,还有人物心理描写。男主人公是个处于社会低层的"幻想者",他总幻想在一个幽僻的园子里遇见自己心爱的姑娘。结果,上天垂怜,现实中,他真的遇见了。她叫纳斯金卡,一个美丽而单纯的姑娘。但她不属于他,她爱上了年轻的房客。这个房客却走了,留下了一个苍白的承诺。她生活在自己幻想的爱情中。
两个幻想中的人感情发生错位,不在一个频率,难产生共振。但他们又不得不相互偎依取暖,就像寒冷的夜晚两只受伤的小兽紧紧靠在一起取暖一样。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四个难忘的夜晚,相互倾听心声。他为她出谋划策,替她送信,寻找她朝思暮想的爱人。
久久得不到那个房客的回信,他便好言安慰她,生怕她受到伤害。他们共同等待,仿佛等待戏剧里的"戈多"。无望之极,她接受了他的爱。因为她感觉到了他的好,他的善良。他是她这辈子最值得信托的人。
最富有戏剧化的是,就在他们牵起手,准备走向他们的明天时,那个久久等待不来的房客却出现了。她热烈地奔向他。留下男主人公一个人在那怅然若失。
她说:"为什么他不是您,他不如您,尽管我爱他胜过您!"
这句话乍听好像不合逻辑,既然他(房客)不如他(幻想者),为什么她还会偏偏舍好取次呢?因为爱情是没有定律的,是不按逻辑来的。胡兰成是个大色鬼大汉奸,张爱玲为什么偏偏就爱上他呢?世人看他是人渣,可她看不到啊。中了爱的蛊,双眼模糊了!在她眼里,他就是她的宝。
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不只喜欢上一个人,但最终只能选择一个和自己白首到老。他们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尚且擦肩而过。何况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到对的人呢?
世上的爱就是如此吧,总是错位,错爱。别怪,定是缘分不够。都说这辈子的相遇相爱,是上辈子欠下的债。他们只有一个月四个晚上的爱,那一定是她上辈子欠他欠得不够多,四个晚上就还完了。她最终和房客踏上婚姻的红地毯,那是她上辈子欠房客太多了。
而他呢,定是上辈子欠她欠得太多,所以要用一生去还她。心甘情愿为她做一切事,不计回报。要回报的定不是真爱。因为她哭而哭,因为她笑而笑。她选择两难时,他大度地放手,大方地送上祝福。可能很多人做不到吧?为她送信,在有些人看来,太傻了。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这不是爱,是占有!
他把白天的灿烂送给她,只把黑夜的孤独留给自己。如此,她又欠他很多了。人生就是相欠,相还,生生世世纠缠。
书的末尾这个幻想者说:"这一个月的相处,足以慰一生了!″
用一句话作个注解,就是:不争一万年,只争朝夕。
珍惜在一起的时光,相遇总胜过错过。多年后回想起,依然温暖: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