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觉知,似乎是无法用文字描述出来,我知道只要开始要干什么的那个刹那就不是在觉知。然而我似乎可以一边觉知一边写下这些话语。文字与话语,是觉的妙用。
我开始评判的时候,被阻止了。似乎于这种状态下只能如此简单地写下任何“别于知道”的文字。所以千古以来,觉知是那么难以被描述的。
这种状态好像和冷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似乎是一种温暖的冷漠,一杯还有37℃的白开水,刚刚好喝下去,既不会冷也不会热。所以禅宗多半是在讲废话。我这样书写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评判的心理,有没有只有自己知道,至于读者看到了,也可能会有。这个文字是属于大家的。
之所以有触动要开始写这个话题,是一步步被推着行走,而且是在反对被推着行走的时候,不得不被推着行走。一个自称在文字上能做到开悟的人是不是应该是这样的?
正在描述的这个人不是生活的这个人,是一个久违了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呈现出来的人。
他在推翻头脑给他的所有订单。而其实他没有任何东西要表达。他就是这样而已。
我必须用一些文字来激怒他,比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感觉到他挠了一下自己的后背,这很是棘手,这句被用得烂透了的句子。此时是在评判吗?不评判,不妨评判。这句话是从哪里来?从“我在”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几年前来的,网络上的文章/鸡汤。“初心”是在描述一个怎样的状态:一个人,有一天,突然有了解理想,要去做一件事情。“不忘”呢?有一天,他做着做着忘记。所以用这句话来提醒他,要“有始有终”。
这似乎是大家一直认为的意思。假如是一句普遍适合的道理,那应该运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没有任何疑问。很显然,这并不是。
原在《华严经》中有: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此应是初心的出处。即原是佛陀教诲,那初心并不当是上述的状态。此义三世一切如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如来。如来,明心见性的人,觉悟了的人,都会护念这个“初发心”。“初发心”是什么?普渡众生吗?可参见《华严经》的另一句话: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即“初发心”为菩提心也。菩提心,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梵语直译的汉文,文义为无上正等正觉。故菩提心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心。佛法所谓明心,明的就是这个心。无上即是完全的绝对的,正等是指普适性,正觉就是真理的或者真相的觉悟。依印广法师解经之义,为指:彻悟一切宇宙奥妙圆融圆通无滞无碍之觉。西方觉者杰德•麦肯纳说得更简单易懂:明白了一个解释一切的理论——意识主导论。《法华经》所谓“一心三藏”。
则如佛言: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觉悟了的人,没有一个不时时刻刻记得这个完全绝对的智慧。不忘初心,是不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是不忘你以前的誓言或者心愿。
此为正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非佛法正知正解,依印广法师言:佛法不碍世间法。从世间法义解,姑且分析一下写此义的原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初的誓言,做事有头有尾。即如,你来学校学习,从第一日开始,即要学到毕业,否则忘却初心,徒费光阴。此学业也。你进我家门,要不忘爱我之初心,不得换人,否则有始无终,此是家业。你来此单位,初是为事业献身,但今无钱可赚则愤而离去,忘却初心,必遭天谴。这是部分道理,相对而言,在某个范围,某个时刻,某个人身上,某些情况是适合的,但要说这是真的道理,那差得太远。有违圣人本旨。孔孟有言:君子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为义于此。更云: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甚者言: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为道所言,皆在义所指,义即宜也。若是时时刻刻不忘初心,每件事都要得个始终,说大了硁硁然小人哉。小人与君子相对,即私欲重之凡夫而已。若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孔圣,怎会言必信、行必果?此皆是德层面本事,幻相,非圣人本义也。
我儒之所论为圣人、君子,不是道德伦理层面上的概念,而胜于此层面上的圣人、君子,本义同佛,同觉悟了的人,同解除了对非真相的了悟的人,同那位说“圣人视百姓为刍狗”的圣人。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菩萨。心中若有始终,若有初心相,即非菩萨。
即论:佛法教诲,圣人之学之谆谆教诲,只在乎教人了悟宇宙人生的终极智慧,着眼点皆在乎背后那个如如不动的觉,真。凡将此教诲落入第二义,世间法,皆是移花接木。譬如佛法教诲之悟,悟的对象只能是道,只能是觉,只能是终极真理。其它任何名相都不可能是悟的对象。譬如中医取象比类的方法论严格意义上不可称之为“悟”,这种能力不能称之为“悟性”,只可称之为世间法的“联想能力”。不可以将学习能力等同于悟性。那不会抬高自己,只会贬低悟性罢了。
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将佛法所论之初心,移花接木到世间法上,意欲造成一种看似纯粹又很有道理的假相,将佛法打扮成道德伦理的教条,为指摘他人,标榜自己的一个信念系统。
我承袭心想生老师圣人之学,本意要做活的教导,此处发扬圣人微旨,旨在拨乱反正,见佛法圣人本心,无意争论世间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