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是朝鲜首都,因为柳树多又称为柳京,这是个花园里的城市,远树含烟,绿草如茵;大道如砥,宽阔笔直;两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疏密有致。有名的百层建筑,气象轩昂;居民大楼,美仑美奂。整个城市颜色艳丽,与农村的灰瓦土墙形成鲜明对比。
现任领导人,称号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金正恩,原名金正云,聪明伶俐,自小在国外接受教育。父亲意欲授位于他,便觉得“云”字不妥:飘浮不定,稳不住阵脚;云卷云舒,朝令而夕改,不能坚持长久。于是改为“正银”,“银”也不好:父亲望子成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才好,银之于金便是九斤老太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反复权衡还是“正恩”合适:既有仰接祖制,懂得感恩;又要传递万世,施恩于民如行雨露。由此可见,金家笃信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道释三家对立统一。中国封建历代王朝外儒内法,或者阳儒阴法,口口声声“民为邦本”,爱民如子。然而朝鲜的金家天下的伦理纲常却既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
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是双向的:如果君君,那么臣臣,如果父父,当然子子;反过来,如果君不君,则可以臣不臣,天下造反有理。所以商汤周武诛灭桀纣不是弑君而是收拾独夫。朝鲜人民只能无限忠诚于他们的中央,所以朝鲜的伦理归宿不是儒家思想。
法家主张公平公正公开,让百姓知法守法而不敢违法,法家的法令制度是规范百姓行为的底线,底线不可践踏,不可逾越,否则就会受刑罚。法家的法令制度不设上限,往上向善没有具体要求。朝鲜要求人民无限忠诚、无私奉献、无条件服从,这是向上的要求。所以朝鲜的伦理归宿也不是法家思想。
朝鲜统治国家实行的是墨家理念。墨家主张“尚同”,主张“兼爱”。关于兼爱,已经在巜朝鲜的田园风光》里讲了,这里不重复。至于“尚同”,这决不是好事。墨子说“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以”。一切听领导的,叫做“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请注意墨子的说法,前面是“唯能”后面是“必皆”,都没有价钱可讲。朝鲜的政治生态是里、乡、州(市)、道、中央。如果村民意见分歧,听里长的;里长统一不了的,听乡长的;乡长统一不了的,听市长的;市长统一不了的,听道长的。也就是说,群众服从领导,下级服从上级,天下人服从中央。为了实现“尚同”的目标管理,墨子规定:“闻见善,不以告其上;闻见不善,亦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不能是,上之所非不能非。上有过,不能规谏之。一旦发现,上得诛罚之,万民闻则非毁之。”其实就是法律上的处死和道德人格的羞辱甚至虐杀。
张成泽是金正恩的姑父,曾经主持金正恩的继位工作,可谓扶上马送一程的长辈。2013年12月8日被宣布有严重反党反革命行为,解除一切职务并开除出党。2013年12月12日,朝鲜以从事颠覆国家阴谋活动罪,依照朝鲜刑法第60条对张成泽判处死刑。至于普通的脱北者一旦被遣返,铁丝穿锁骨,山洞任死生,毫无人道可言。
为了实现尚同,人人互相监督;为了免责,人人主动汇报。有些事,家里人都没有全知道,乡镇没有流传开,中央知道得清清楚楚,直接下令或赏或罚。结果普天之下,都战战兢兢,不敢为非做歹。中国文革中也出现过环境竟要把人逼迫到,要“断绝关系”以明志。纵使再不愿意,纵使明知这会成为她一生的痛,也不得不与疼爱儿女的母亲、儒雅博学的父亲“划清界限”,与家里的亲兄弟、亲妹妹“保持距离”。至于功勋人物、人民大师都是自上而下的赏赐,是忠于朝廷的孝子贤孙的杰出代表。
易中天教授在《我山之石》里说,儒家是文士,道家是隐士,法家是谋士,墨家是武士。金正恩公开宣布实施先军政治,对全国进行军事管制,桥梁头隧道口有士兵把关,旅游大巴上路要向设卡盘查的兵哥哥缴放行条。我们终于找到了指导他们事业的核心理论是墨家思想。
易教授又说,墨子的初衷是建设一个博爱平等“人间天堂”,结果却常常制造出了一个个“人间地狱”。他说从墨子开始,这个团体就有一个最高领袖叫巨子,巨子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导师又是首领,对自己的弟子有生杀予夺之权。巨子的学生叫墨者,也都忠心耿耿,训练有素,只要巨子一声令下,跳进火海里,走到刀山上,都不怕,叫做赴火蹈刀,让他们去送死,脚后跟都不会转一下,迎着死亡就上去了,叫死不旋踵。据导游说韩国总统李明博拿朝鲜伟大英明的领袖做练习射击的耙子,消息传开,不到24小时,所有大学生一一不下百万一一都签名申请参军,誓言踏平首尔。资中筠写自己在文革期间的表现时说:她又动员全班女生,在一个清晨爬到教学楼顶,“在红旗下宣誓”“把一切献给祖国”。理性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崇拜和盲目从众。
天堂和地狱只有一纸之隔,有时甚至连一张纸的间隔都没有,只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纯抽象的立场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