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年,35万开外的offer,宝贝小女儿竟然收到五份橄榄枝!
朋友的儿子,25万的offer到手两份。而与我小姑娘同窗六年的两个闺蜜同学,连续两年考研落榜,到现在,两个人却都在考研考公的战场上拼搏着。
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炫耀,也不是自恋,更不是贬低别人,而是想把发自内心的感悟分享出来,为有需求的人提供一顶点思维线索。
感悟一,用心在先,用力在后。
要知道,学习这件事儿,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学习的关键是在于先用心,还是先用力。
众所周知,抄写生字作业,是小学生最繁重的任务。可我小姑娘没有愁过。因为她是先用心记住,再抄就速度很快。
初高中,她没有像其他尖子生那样搞题海战术。其他优等生,每人手中都备有三四本题库,并且几乎不落一本紧跟课程进度,都信仰“熟能生巧”的理念。
而我姑娘则平均每科一本题库,薄弱课目两本,有的科目一本也没有。
她不是花大量时间做题,而是花一半时间看书,把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吃通弄懂,而后再做题加以巩固,这样的效率,远比大量做题的人收获大。成绩当然是佼佼者。
感悟二,选择第一,努力第二。
人生绝大部分人的努力,都是无用或用处微乎其微的。缺乏客观的选择,只管辛辛苦苦付出,却忽视缜密的选择。
高考志愿的选择,那是相当重要的事儿。她包括其父母也都不懂的学啥专业七年后好就业,而知道技术是生存的硬核。
当时是浙大和上交大二选一,最后定了浙大的信息工程专业。如果不是以掌握一门技术为主旨,但凭兴趣,女儿文科特出,去学文史科类专业,可那赶上今年的最难就业年份,那就怕没有这么幸运了。
感悟三,家境的区别。
我们家家境底子薄,只有她爸一个人的工资养家糊口,也没有什么值得孩子自豪的东西。
不像人家其他许多同学家,有双职工家庭,有官宦之家,孩子们生活殷实,想啥能来啥。
我家孩子,小时候喜欢带的手表,骑的自行车,玩的电子琴等大件物品,统统都是凭自己努力学习,拿好成绩跟她爸爸换来的。
而前面所提到过的她那两个闺蜜同学,我们眼见她们从小一起长大,人家的家境都比我们好得多。
小学阶段,三个孩子的成绩区别还不是特别明显。越往高越拉开了距离。其根本原因不是那两个孩子差劲儿,而是其父母可能疏于对孩子的观察与引导。
深以为然,孩子的成长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任何事情的结果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后都有一定的必然性。
或许是天道酬勤,也或许是机遇的惠顾,总之,女儿的付出即将会收获回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