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佩顿在他的著作《拥有一切》中说,一个普通人的脑子每天大约有五万五千个想法,其中大多数都是旧有的想法,许多想法从儿时起就在我们的脑子里,你的脑袋就像一台可以录音的录音机,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你得到的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念.自我局限的信念由何而来?
最近在读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书中反复提到,一个人从出生起的整个孩童时期有两大需求,归属感和确定自己的重要地位。如果都没有得到满足,成年后将会疯狂地期望满足这两大需求,不论是在其伴侣身上,还是与其他人的相处中,与之越亲密者越甚。这一点在我妈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妈小时候家里七八个兄弟姐妹,出生后的那年正在闹饥荒,跟我们谈起一段经历,18岁那年因生产队劳动时被一块土墙砸中,差点丧命,也因过于忙碌,直到晚上才有外婆过去看她一眼,然后留下妈一个人等待自生自灭,过去的苦日子大部分父辈人都过过,但像这样的冷漠场景,可见妈当时在家中的位置是微不足道的。到后来谈婚论嫁,与我爸结婚后直到现在,她的谈话几乎都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展开,比如‘‘我就划不来(家乡话),家里的事都是我来做,还讨不到个好,人家的老公怎么就...‘‘,边说又不肯停下手中的活。然后与奶奶的关系处理上,我总是听到妈妈跟爸爸哭诉。像这样的情景你是否似曾相识,在中国的家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据观察,大部分的中国母亲都在一遍遍重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情节,过去我的态度是苛责,为什么会有这样眼界狭隘的母亲,她是想亲手破坏这个家的安宁吗?我对她的话总是报以反击,而事实是这样只会让情境进一步恶化,母亲并没有因为你的责难而停止一丝一毫,诉苦似乎变得变本加厉。
自我局限的信念由何而来?为何?这时不得不提一个大家都熟悉的鸡汤,种下想法,得到行动,种下行动,就得到习惯,种下习惯,就得到人格,种下人格,就得到命运。这句鸡汤总结为一点,一个想法在你的心中酝酿就会产生一连串的反应,造成深远的影响。阿诺佩顿在他的著作《拥有一切》中说,一个普通人的脑子每天大约有五万五千个想法,其中大多数都是旧有的想法,许多想法从儿时起就在我们的脑子里,你的脑袋就像一台可以录音的录音机,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你得到的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换句话说,如果想法是颗种子,你把它种下,得到的果实就是你的信念。
如果小时候有不愉快的经验,比如妈妈被大土块砸到,却无人照料,也许家人太忙了,也许家中正好有事,但小孩眼中的世界并不大,所以家人的理由也一点不重要,没有及时的安抚,由此她会很失望,很可能产生一些想法来诠释她所经历的事,其中一个隐形的声音是这样的‘家人不爱我!‘从这个想法又会衍生出‘没有人爱我‘!尽管永远不会启齿,如果一再失望,这些想法会变成一个信念,让她相信自己真的不可爱。不配得到爱!如果这些信念在脑海中一再播放,孩子可能就会认定这是事实,而一个在心里深信自己并不可爱的人命运会是怎样呢?但这个孩子认定的事实,他一方面会去刻意掩饰,另一方面又会不经意显露,所以时常游走在自以为是和楚楚可怜两者之间,继而产生患得患失。
在进入一段新的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把过去的旧痛旧伤一并带过去,小时候我们会把没治愈的创伤埋在心底,以免感到痛苦,为什么呢?除了不想感到痛苦,还有一个原因——幼时的心灵创伤有时难以接受,如果不把它除去。我们会觉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这是人的一种天然的自我防御机制。
从这个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创伤只会掩盖,它不会随时间逝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的背后都藏着你过去的创伤。
书中还提到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小时候因把狗链弄丢被爸爸责骂,当时心碎的他希望得到父亲的原谅,但父亲并没有,心碎的他过了几个小时,就又在屋外跑来跑去,和哥哥们嬉笑玩耍,这时的大人都会说小孩子就是这样没心没肺的,也许你以为小孩对痛苦的抵抗力强,但多年之后作者再次想起这件事,重新感受被父亲大骂的情形,他再次感到了心碎,作者虽然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小时候处理伤痛的办法和大多数没什么不同,我们大多数人几乎都经历过令人心碎的痛,如果不处理它,就会对今后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长大后我们会在心里开辟一个储藏室,也就是潜意识,一并把所有压抑的痛都丢进去锁起来,然后忘记有过这回事,潜意识和储藏室很像,都是收藏我们不肯丢弃却不知如何处理的东西,但不同的是,潜意识可以无线扩张,容纳越来越多的不愉快,听起来好像不错,我们不用去面对痛苦,这有什么不对呢?
事实是,如果不去面对,我们每个人都将像做出科学怪人的弗兰肯斯坦博士一样,创造出怪物一样的想法,然后在我们生活中制造出大大小小的灾难,最终你和我都发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限制性信念(胆小畏惧自卑自私自负等等)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即自己吓自己),让我们觉得很差劲很渺小的想法也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然而我们仍然保有这样的狭隘信念,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深深的根源。所以现在,找出这些自我局限的信念驻足地,它可能就发生在童年甚至更早期,找到它,我们无须逃避,正视它,接纳它,做到经常内观觉察自己,对认识理解自己和周边人很有帮助,当你与它同在,接受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时,它反而不再处处为难你了,此时,你容纳了更多,自然拥有了更宽的天地和眼界。
自我局限的信念由何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