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企业生产要素获取,培育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保障企业充分获取生产要素。加强对老旧工业区的改造提升,破解空间限制难题。盘活闲置老旧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能,增强发展后劲,将扩建企业留在当地。二是构建多元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专业化分类、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授权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及与环境相关的收益权等,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2.推动政企沟通常态化,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建立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把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企业反馈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二是建立市一级政企沟通平台,及时向市领导反馈企业在发展中对我市营商环境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推进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三是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定期走访民营企业制度,加强沟通理解,认真听取、积极采纳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四是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聘请专业第三方对我市及各区营商环境进行调查评估,形成年度营商环境报告,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