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638064/8d611f6014558bf7.png)
孩子受侵犯的时候究竟要怎么做?再来看第二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位妈妈,分享她在德国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在室外的一个公共免费游乐场地,她刚把女儿抱上秋千,不到十秒钟。这时就从不远处跑来两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们非常有礼貌的地说“可不可以让我们也荡一荡秋千呀”?看起来,那两个女孩的眼神非常的渴望,在两个女孩非常期盼的目光之下,这位妈妈于心不忍:两个小女孩那么有礼貌,并且用请求的口吻说“能不能让我玩一会儿”?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她虽然心里也不舍得,最终还是把女儿从秋千上抱了下来,让两个女孩儿玩一会儿。
从刚刚把女儿抱上秋千,到现在把女儿抱下来,其实还没玩够一分钟,就把秋千让了出来。当然,孩子是不会明白,他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妈妈抱下了秋千。不过妈妈也会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她对女儿说:“我们可以去玩滑滑梯,让姐姐荡过后,我们再接下来荡。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发生了反转。因为过来想荡秋千的是两个女孩儿,只是其中一个女孩可以玩秋千,另外一个女孩没办法玩。旁边同样也有一个秋千,是一个孩子的爸爸带着孩子玩。其中一位女孩,用同样的办法,向这位爸爸再次发出了这样的请求。这位爸爸笑着向那位小女孩解释说:“我们也是才来的,等我们荡完你才可以荡咯”。
这位爸爸没有把自己的小女孩儿抱下秋千,让这个小女孩荡秋千。当时这位妈妈听到这位德国爸爸的回答,心里感到非常震撼。原来是可以拒绝别人的,是可以对别人说“不”的。为什么我不敢说“不”?为什么我要觉得不好意思?我要牺牲女儿的快乐,去取悦别人呢?都是小孩子,我们也才来荡了几秒钟而已。
这个事情对这位妈妈有很大的震撼。她之前一直教育孩子,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却忽略了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在德国这位妈妈的一个亲身经历。看完这两个真实的故事,到底孩子被打,受欺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才比较妥当?
最近几年,孩子受到伤害的新闻,人们倍加关注,关于打不打回去,也不是一个简单对立的问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很多时候,孩子被打只是偶然的情况,有时是失误,有时是开玩笑。关于反抗的问题,也有好几种,求助老师、父母都是应对的方式。
有的是孩子性格的问题,有的是家长没有教孩子如何处理。他们可能会选择一味的忍让。我们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指导,传递一些正确的处理方式。就像在德国的这位妈妈,她就是一直教孩子,要照顾到别人的感情,却忽略了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感情。所以说,当时她的女儿即使妈妈不在身边,她多半也会像妈妈一样忍让。因为妈妈就是那样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