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笔记34,行军篇之七,观察敌人破绽的十七个信号

孙子兵法笔记34,行军篇之七,观察敌人破绽的十七个信号

作者: 传统经典学习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3-09 23:00 被阅读0次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1. 敌人拄着武器站立,是饥饿难忍;

2. 敌人从井里打水而抢着先喝的,是干渴难耐;

3.敌人见利而不前进的,是由于疲劳过度。

4. 敌方营寨上有飞鸟聚集,说明营寨已空置无人;

5. 敌营夜间有人惊呼的,是恐慌的表现;

6. 敌营纷扰无秩序的,是其将帅没有威严;

7. 敌营旌旗摇动不整,是由于军纪不严队伍混乱;

8. 敌人军官吏急躁易怒,是由于敌军过度疲倦。

9. 敌人杀马吃肉,是由于缺粮;

10. 炊具悬置不用,士兵不回营房休息的,是要拼死的穷寇;

11. 敌兵聚集一起私下低声议论,是其将领不得众心;

12. 再三犒赏士卒的,说明敌军已没有别的办法;

13. 一再重罚部属的,是敌军陷于困境;

14. 将帅先对士卒凶暴后又畏惧士卒的,说明其太不精明了;

15. 敌人借故派使者来谈判的,是想休兵息战。

16. 敌军盛怒出阵,但久不接战,又不退去,必有蹊跷,一定要仔细侦察。

相关文章

  •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行军禁忌、料敌34法和治军三原则:《孙子兵法-行军篇》 本篇读书笔记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九篇:《行军篇》。前面...

  •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九篇《行军》的主要原则 《行军》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九篇,主要论述了行军和舍营,正确的行军和舍营才能...

  • 读书笔记《善战者说》 39

    十行采集:《孙子兵法》概论: 《孙子兵法》由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 孙子兵法《行军篇》学习笔记

    行军篇有三讲: 第一讲,讲具体行军宿营的战术守则。 第二讲,讲侦察兵的32条行动法则。 第三讲,讲养兵之道。 前两...

  • 《行军篇》—复盘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30讲》中用三讲来分析了《行军篇》中的重点。 1,行军和宿营方法具体行军的战术原则, 比如说在...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原文: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

  • 孙子兵法·行军篇

    春秋末年 · 孙武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

  •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笔记34,行军篇之七,观察敌人破绽的十七个信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ez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