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用(971 年—1029 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
⒈年少有为
曹利用的父亲曹谏,考取明经,官至右补阙,后因有军事方面的才能改任崇仪使。
曹利用少年时喜谈善辩,为人慷慨,有节操大志。父亲死后,他以荫补殿前承旨,后改任右班殿直,又被选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⒉促成和议
1004 年,辽国侵犯河北,宋真宗亲临澶州,射死辽国大将挞览。
朝廷派王继忠主持议和,挑选可以出使辽国的人,枢密院推举曹利用。
曹利用被派往辽国兵营议和,他以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的条件与辽国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⒊平叛有功
岭南地区发生叛乱,曹利用被任命为广南安抚使,前去平叛。
曹利用在武仙县遇上强盗,他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将强盗手中的彩色盾牌砍破,并将强盗斩首示众。
岭南平定后,升任引进使。历任客省使、嘉州防御使,后出任鄜延路总管。
⒋官至宰相
曹利用因功不断晋升,1014年,任枢密副使,升宣徽北院使、同知院事,又进升为知院事,最后升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
⒌含冤自尽
曹利用位高权重后,日益骄纵,压制宦官、外戚,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1029 年,他的侄子曹汭犯罪,他因此受到牵连,被贬至房州。在被贬途中,他遭到内侍杨怀敏的威逼,最终上吊自杀。
曹利用生性勇悍,但很少圆通,致力于裁制侥幸小人,但他的亲朋旧友中却有人因他的关系而当官升职。他因此遭受祸患。
但他在朝廷中能尽忠职守,始终不屈服,无罪而死,天下人都说他冤枉。
总的来说,曹利用对北宋朝廷忠心耿耿,虽然有骄纵的行为,但罪不至死。他在促成“澶渊之盟”的谈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两国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资料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