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围观"与"逃避"

作者: 8f1447669a55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17:08 被阅读6次

01

中国人有多喜欢"围观",原来的我没有切身感受,后来做了一名派出所出警民警,深处一线的我,才深切感受到了国人如此喜欢"围观",且到了如痴如醉极近疯狂的程度。

有一次,出警一民房失火现场,在得知民房内可能有煤气罐时,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拉起了警戒带,并将围观群众劝离到安全区域,告诉不要围观,尽快回家以免发生危险,但围观者似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根本不听劝阻,还有胆大者趁民警不注意闯入警戒带内,那种好奇心简直无法形容,这种勇敢的连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不顾,确实让人敬佩的五体投地。从众心理,看热闹不嫌事大,"羊群效应"在国人那里被演绎的酣畅淋漓,可谓忘我到废寝忘食之望尘莫及。

还有很多打架的现场,国人可以乐此不疲的拿着手机录像拍照,可以看热闹围观,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伸张正义。假如民警找几个证人作证,肯定"做鸟兽状散去",生怕自己跑得不够快,让这些人作证,那是痴人说梦。更有甚者,不愿意提供店里的监控,生怕遭到报复,他可以做一个"围观者",但绝对不做一个"证人",似乎,这些年正义感少了,见义勇为的少了。

没人能解释出这是怎么了,又似乎都明白这是为什么。

02

国人的另一个特性是"逃避"。

还记得2017年4月21日19时54分,发生在驻马店市马路上的一幕吗?

一女子被一辆出租车撞到在地,司机逃逸,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寒心唏嘘不已。一分多钟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上前救助,"逃避"在这里演绎的淋漓尽致,后来又被一辆越野车二次碾压,其场面惨烈让人痛心。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一名两岁女孩儿悦悦被车撞倒后,司机逃逸,十八名路人无一施救,后被拾荒老人陈贤妹救起,这次事件曾引起大家不停地拷问:为什么人们变得如此冷漠?

"逃避"不知不觉中在人们的行为里扎根,怕被讹,怕说不清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在不自觉中扮演着一个"冷漠无情者",即使在酷暑三伏,我们都感觉到阵阵"刺骨的冷"。

当"围观"和"逃避"成为一种趋势,社会就缺少了温情,就少了正义,少了英雄,我们都渴望见义勇为,我们唾弃冷漠无情,我们谴责自私自利,可扪心自问,面对违法犯罪,你能否敢于亮剑?

该出手时不出手,那些保持沉默的围观者,逃避者,你又有什么资格抱怨人间无情?!

相关文章

  • 国人的"围观"与"逃避"

    01 中国人有多喜欢"围观",原来的我没有切身感受,后来做了一名派出所出警民警,深处一线的我,才深切感受到了国人如...

  • 中国人的围观

    近些时日,一个叫“春风十里”的词汇频频出现于各文坛、歌坛、影视界、舆论场。是谁在先,是那部《春风十里不如你》...

  • 围观

    我观察了许多现象,发现我们国人遇事有围观的喜好。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或者说什么心理,我们很多人因为围观浪费了许多宝贵的...

  • 讽刺中国人围观

    出自鲁迅先生作品《藤野先生》。 原文相关部分摘录如下:“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

  • 给亲爱的糖糖——第二封信:关于看热闹

    大概是国人的本性,市场里大街上,但凡有点不同寻常的动静就会引来无数的好事者围观,可在我看来围观热闹不可取,因...

  • 我喜欢鲁迅的理由

    鲁迅,曾在日本留学,后来在街上看见外国人杀中国人,围观的中国人非但没有上前相救,反而在一旁拍手叫好。鲁迅见此情景后...

  • 分享与围观

    人们喜欢分享,也喜欢围观。分享和围观,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分享,所以围观;因为围观,所以分享。 长文本分...

  • 美鱼吟

    尾似刀明摆柳垂,婀娜绰约映清姿。 回眸纵使生百媚,更有一笑倾国人。 外围观赏我游乐,心藏苦闷有谁知? 路有东西与南...

  •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围观?

    主要因为自古中国的文化当中就有一种不鼓励个性和自我思考,而是强调听师长、听领导(官吏)的话的思维习惯或惯性(如儒家...

  • 越走越孤独

    都说中国人爱看热闹,哪里有事情发生哪里就有一堆人围观,前面2辆轿车一辆加长货车发生了小碰撞,惹得一群人在围观,堵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人的"围观"与"逃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ft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