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器斋讲座琼琼书吧
小议竹枝词的地缘文化(节选)

小议竹枝词的地缘文化(节选)

作者: 琴台沙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22:49 被阅读145次

    小议竹枝词的地缘文化

    沙月

    (节选)

    枝词,天然地以民间为创作土壤,自然地以民生为创作方向,从题材选择到语言取用,都透着“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的烟火亲和劲。这一点,尤其十分鲜明地体现在其“地缘文化”上。用汉口话来说,每一首竹枝词,都有一个天然的标签“这里的”。也就说,成功的竹枝词作品,一定是有不可复制,不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画面场景,让你看到“这里”。

    竹枝词的地缘文化,即立足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用竹枝词的文学样式,通过市情、民俗以及重大事件,来记录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所形成的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记录地缘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

    在传世的汉口竹枝词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竹枝词在写“这里”。作品的场景,不可搬家到别地去。

    清代诗人屈大均,是个广东人,历史上是“岭南三大家”之一。他一生跋涉山水,曾写下汉口竹枝词一首:“大别如城绕汉阳,南流汉水入江长。朝朝夏口开帆席,黄鹤招人过武昌。”

    四句诗,把个汉口的地理区位与由于其特殊区位产生的地区发展特色,写得一清二楚。

    先看前两句:“大别如城绕汉阳,南流汉水入江长。”五百年前的汉口,行政上归属“汉阳府”。大别山的山麓绵延,如今我们还可以看到的龟山、梅山、凤凰山等等,以及前几年才消逝的岱家山等等,加上武昌的逶迤纵横、数也数不清楚的各座山峰,都是大别山的余脉。作为岭南大家,游历汉口,站在龙王庙的高岸上,一眼望去,大别山就像是城墙一样,把个汉阳府温柔地环抱着;而玉带一般,流经汉中,路过襄樊以后的汉水河,向南汇入长江。“汉水入江”,这是汉口才有的,入江口就在龙王庙一带。

    汉口的水路运输十分发达。监利人胡大任写道:“ 广汉长江之会,夙擅雄风;白云芳草之区,尤称胜地。闾阎殷盛,舟楫骈阗。窈窕烟波,何惭吴越;迷离金粉,不让秦淮。”余姚人叶调元也是啧啧赞叹不已:“ 汉口东带大江,南襟汉水,面临两郡,旁达五省,商贾麇至,百货山积,贸易之巨区也。”屈大均则用一句“朝朝夏口开帆席”的摹状实绘,宛若写生的神来之笔,运用了夸张手法作比喻。夏口,是汉口的古称。朝朝,言日日之意。以“朝朝”下笔,又是从每一个早晨开始。“开帆席”中“席”为酒席。汉口有流水席的风俗。所谓“流水席”,形容宾客众多,只能一拨一拨地“翻牌”:“鸡鸭鱼肉一起上,等一拨客人吃完了,抹嘴走人,换另外一拨人再吃。”一拨又一拨,从早吃到晚。这屈大均看到汉口沿江沿河码头的繁荣,不禁想起了汉口“过流水席”的奇观,嫁接过来,写这汉口河运舟来楫往,百舸齐飞的盛况。“开帆席”,这个夸张比喻,真是脑洞大开呀。

    结句“黄鹤招人过武昌”,是写遥遥对岸的黄鹤楼。屈大均是诗人,自然心心念念着名满天下的黄鹤楼,然而落笔下去,绝不是吊古思忧,而是极为浪漫地用口语化的语言,将楼化鹤,又将鹤拟人,说那仙鹤,正在江那边招手,邀请大诗人过江游览呢!

    游历汉口时候的屈大均,是十分不得意的时候。然而大江大湖大山的大武汉,让他心境为之豁然,方有这神来之笔聊作汉口写生,为大武汉留下了了千古杰作。

    我们把屈大均的这首竹枝词再读一遍:“大别如城绕汉阳,南流汉水入江长。朝朝夏口开帆席,黄鹤招人过武昌。”汉口的地缘文化特色,是不是尤其鲜明呀。哪一个句子可以异地而生呢?他的每一个句子,都打上了“汉口”的印戳。请注意,并不是靠“汉口”两个字直接出现来做到的。


    小议竹枝词的地缘文化(节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不器斋主人:收藏学习。不知与刘郎的巴蜀有否相通。👏👏👏👍👍
        不器斋主人:@琴台沙月 🙏🙏
        琴台沙月:@不器斋主人
        这是论文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就是以刘郎为例作诠释。
        谢谢关注。
      • 琴台沙月:谢谢麦先生注册来点赞🙏🍎
      • 琴台沙月:看了一些非要注名为“竹枝词”的文字,深感责任重大。故不揣鄙陋,小议之。😅
      • 琴台沙月:与愿意学写竹枝词的竹友们共同探讨。
        这个问题,应当是个原则问题。

      本文标题:小议竹枝词的地缘文化(节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up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