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着每天都好闲的,闲的我有些发慌,闲的我呆在家里不干点活,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以前看着父母干着那些费力不讨好的活,我都懒得插手,父母年过七十,都老了,要想让他们跟上我的节奏,说服他们按照我的想法做事,那几乎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有的时候看着他们做事,我看着是既心疼又恼火,心疼他们做事守旧,死板。思维固化,一成不变的生活。有些事情只要他们稍微改变一下方式,问题好解决得多,可他们就是不听,好说歹说也没用。要去跟她们计较,真的可以把一个好端端的人活活给逼疯——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做事太辛苦想替他们分担一下,都不知道怎么帮她们。在我看来一些很简单的事情被他们搞得很复杂,让我看了头疼。
让她们买点好用的工具,非得要用以前那些老掉牙的设备,用起来既麻烦又没效果,可她们仍然乐此不疲。一个家里面连把像样的扫把都没有,如果是因为穷,那我还可以理解,可一把扫把才几块钱,都什么年月了还用得着这样吗?在穷也不至于穷的连把扫把都买不起吧!她们宁愿多辛苦一些,也不愿意去想点办法让做事能够做的舒服一点,我非常不理解他们的这种做法。
如果按照现代社会的是非标准来衡量她们的做事方式,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做的很多事都是徒劳的,没有意义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生气不帮他们干活的原因,宁愿看着他们干,我也不愿意按照他们错误的做事方式去做事。
可转念一想,尽管父母平时做事一成不变,盲目蛮干,还没什么效率可言,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做了比不做要好,做了还是有结果的。让人生气的是,他们在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干了其它人一天就能干好的活。
想到这,以前的困惑立马有了答案,即使没什么效果,只要还有结果,如果在特定的环境下,面对的是像我父母这种思想的人,那难道就不做事了,事肯定要做的,不做什么都没有,做了至少还有用。即使用处不大,好处不多,但总比不做要强。
这就是处世之道——利弊在先,对错放后。如果要去评论对错,很多事都进行不下去,无法顺利展开,但要去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在事情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其实很多事情,先不说值不值得,至少还是可以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