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年度进阶营第327篇(字数1880),累计字数521800。
公司技术部的罗强月薪10000,要跳槽,说其他公司邀请他技术入股。经理说你又不是行业大牛,凭什么让你入股?罗强说不要阻拦他美好的前程。结果没过多久,罗强就后悔了,然而经理的一个举动,却让罗强十分感激。
罗强是技术部的骨干,今年35岁。前一阵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经理张佳问干的好好的,干嘛要辞职?因为罗强的月薪也达到了接近公司中层的水准,月薪1万以上,年底还有年终奖以及每月的交通和餐费补贴。
罗强表示前些日子接触了一个朋友,也在本地开公司,承诺让他让他技术入股,薪资也比现在的要好。
经理关心的问,这个公司我没有听说过,但是你又不是行业的大牛,凭什么让你技术入股呢?
罗强有点不高兴说,你们就是眼红我到别的公司占股份,请你快签字,不要阻挡我美好的前途。
经理继续劝他,你还是再考虑一下,我总觉得这里边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罗强很坚持自己的想法,说不用考虑了,我一定要奔着更美好的地方去发展,我也不想一辈子打工。
经理看罗强这么坚持,也只得给他签字。
罗强离职后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新公司,新公司的老板姓赵,之前罗强叫他赵哥,结果刚一见面,赵哥却严厉的说,这是公司,以后叫我赵总。
然后赵总继续说,因为你是即将技术入股的人,所以薪资待遇就不能这么高,每月5000块,坚持一段时间,公司自然会把股份给你。
罗强不情愿的问,之前不是说好了公司给我技术入股,然后薪资比我之前的工资还高吗?我之前每个月1万多呢。
赵总劝他不要把眼光放的那么狭窄,如果你得到公司的股份,未来公司的分红可是比公司要多很多的,不要局限于眼前的这个月薪。
罗强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就答应了下来,结果仅仅工作了一个月,他就发现这个公司的业务量并不大,而且经常免费使用他这个劳动力,每月只有5000块,其他补助什么都没有,一个月仅仅休息了一天。
强罗有点承受不住了,就去找赵总,赵总说不是告诉过你入股的事以后再说吗?罗强说以后是什么时间,你总得给我一个时段,赵总不高兴的冲他喊道,你如果不想干你就走,这个行业不是你说了算的。
罗强一激动,又从赵总的公司离职了,结果他先后面试了几个公司,但在面对入职公司对之前所在公司的询问时,赵总却把罗强描绘的一无是处,导致罗强最近的面试很不顺利。
今天早上,罗强接到了一个猎头的电话,通知他去一个公司面试,因为之前投了很多简历,所以罗强也没多想,心想可能又得以失败告终。
果然,在对方提到去上一个公司问询时,罗强又失望了,因为赵总肯定不会说他的好话。
但这次,罗强却听到了不一样的话:经我们了解,你在上一个公司业务能力很强,我们打算聘你为技术部副主管,月薪1.5万,你考虑一下。
这时,张佳从里面的办公室走了出来,跟对方经理说:你看,我推荐的人没错吧。
罗强有些不知所措,随着对方经理的介绍,他明白了,这些都是经理张佳推动的,否则,那个赵总,怎么可能为他说好话呢。
罗强红了脸,不好意思说话,张佳说,我早看出这个事情不对,那个赵总就是想把你当少花钱的劳动力,用入股的事情吸引你,但你是主动离职,不太好回来,所以我就找到猎头,推荐你到我朋友的公司,我做推荐人,毕竟,你的技术能力,我还是比较认可的。
第一,频繁跳槽对职场人有哪些影响?
1、给HR带来不好的印象
频繁换岗位对行业及自身认识不足,工作能力也没有全面发展,HR会认为过短的工作经历不能被称之为经验,然后判断高频率的跳槽是因为抗压能力低、工作能力不高,甚至是不负责任。
2、个人发现路线不清晰
心理学上有一个“不值得定律”,即人们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它让求职者无法积极面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就算面对了也无法提起热情。
因此,求职者只好不断通过跳槽来获得自认为值得的工作,从而打乱职业规划,使个人发展路线模糊。
3、沉没成本不断增加
跳槽意味着付出过的时间、精力等沉没成本不能被收回,而频繁跳槽,更会让沉没成本持续增加,对求职者来说若不及时止损,将会损失更大。
第二,如何高效跳槽才更有利于职场发展
1、紧跟职业规划跳槽
跳槽前做好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它除了能纵向指导职业梯度,也能横向稳定求职,需要耐心去迈出正确的第一步,而不是继续错误的上一步。
2、把职业期许从收入向成就感转变
许多人用收入高低来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坏,同时认为薪酬价格等同于个人价值。所以,个人价值决定了薪资收入。
3、拓宽能力边界
查理·芒格说:“光靠已有的知识,我们在生活里走不了多远。”学习,从来都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在华为,有个学习法则叫“721法则”,即70%的能力提升来自实践,20%来自导师帮助,10%来自课堂学习,执行该法则的现象在华为随处可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