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作者: 王木木_0311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17:18 被阅读0次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今天看完一个妈妈在群里发的介绍“顺义妈妈”的文章,觉得自己如果没生孩子的话,估计都不想生,也不敢生了……甚至内心有丝丝压抑了。是否出身就决定了孩子的前景?如果条件不好,是不是连孩子都不该生了?

    下面截取了文章的片段,大家感受下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这些可谓是“高精尖”的妈妈,在不重视教育的人看来,觉得这些妈妈就是在“控制”孩子的人生,解放天性的快乐成长才是最好的。但是事实呢?不敢说他们培养的孩子都能成为一流的人才,但是眼界和能力肯定要比普通孩子强很多。

    那我们这些普通的妈妈,想让孩子以后也能有好的发展该怎么办呢?

    毫无疑问,对孩子的教育是必须的。解放天性不是不进行管教,快乐成长也要有遵守规矩。

    面对新旧观念的冲突,各种育儿方式不断涌现的状况,很多妈妈可能都会有一点懵了,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怎样才是有效的。

    在学习育儿知识之前,我一点都不焦虑,很自然的以为孩子生下来以后,喂奶睡觉陪她玩这么简单就可以了。没有人跟我说,“嗨,打算要孩子的你,应该提前就看看育儿知识,免得以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所以现在,我强烈建议大家给没有生孩子的朋友安利育儿书籍,让他们提前进入角色。早看真的比晚看要轻松好多,可以解决和避免很多问题。

    学习了一阶段以后,我开始有些焦虑了。觉得自己之前居然一无所知,现在需要学习的内容好多,真是每天都学不完,不然就是对孩子不负责,耽误孩子成长了。

    现在,我已经过了焦虑的阶段,内心平和了许多。不同的育儿方式,都有它核心想要表达的点,他们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所以最后的结论也都不大相同,但是都是因为围绕儿童成长发展的,所以还都会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对孩子尊重,信任,强调父母的作用。


    关于教育,有经久不衰的讨论热潮。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我们多数人都无法像那些“顺义妈妈”一样,给孩子一个高起点,但是我们都可以给孩子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心理营养。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让孩子的生命得以最充分的生长与绽放。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重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肯定、赞美和认同,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他就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活的快乐和自在,如同他们初始来到这个世界的状态。

    像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养孩子真的不难,如果因为孩子家里鸡犬不宁,十有八九是方法和理念错了。

    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就像我们身体的成长也需要不同的食物来提供营养一样。 如果在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那么在以后的人生也会不断寻觅,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部分。

    提出“心理营养”的林文采博士,给我们介绍了五个重要的心理营养:

    第一个、无条件的接纳

    针对0-3个月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他们需求不会表达的很明确,什么都要依赖别人的帮助,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也充满了疑虑。这时候,他们渴求的就是养育者能给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所以什么哭声免疫,延迟满足,对孩子来说就是折磨。)

    第二个、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这个阶段主要也是在孩子0-3个月时候,他们需要确定,对于养育人他们就是最重要的。不管你在做什么,只要我需要,你就会来关心我。

    这个对于妈妈来说都不难,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的为孩子提供一切。但是也有妈妈情绪不好的,这个时候就应该换爸爸,或者其他养育人来满足孩子。

    第三个、安全感

    从4个月开始,孩子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4个月到3岁,是孩子要和父母剪断心理脐带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做不好,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

    在这个阶段,首先,妈妈一定要情绪稳定。一个情绪稳定平和的妈妈,即使只是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满足孩子,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其次,还要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给孩子重要的不是最好的物质,而是良好的夫妻关系,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行为的偏差和叛逆。

    第四、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进入4-5的阶段,非常需要肯定和认同。而且在这个阶段,爸爸的重要性要大于妈妈。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如果爸爸能真诚的对孩子说,“我喜欢你/我爱你,我高兴/骄傲你是我的孩子“之类肯定的话语,让孩子知道他很重要。那么孩子会充满自信,明白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也会有勇气去面对人生,不惧困难挑战。

    第五、学习、认知、模范

    到了6-7岁,孩子特别需要一个模范。而孩子的第一个模范往往就是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有情绪如何处理?该怎样与人交往?这时候父母的行为处事,就是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很多父母都很依赖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孩子爱打人怎么办,孩子总是拖延怎么办…”

    然而专注改变孩子行为不是根本之道,你纠正了一个孩子的偏差行为,过了不久可能又出现了第二个,这样就陷入不断解决问题的困顿之中。根本之道是要改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更有朝气和活力,很多行为也都会逐渐好起来。

    好的教育,从培养亲子关系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wr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