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从小受成长环境影响,以前我对仪式感的态度是:有,锦上添花;无,不执意追求。但是,生活处处皆有仪式,无论怎样不在意,那细极入微的小举动,已然在潜移默化之中,深至骨髓,挥不去抹不掉。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深在骨髓里的仪式感什么是仪式感?
有人说,仪式感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回忆;仪式感就是不将就,是愿意讨好自己;
仪式感就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小王子》
可是,如果我问父亲,什么是“仪式感”?他是说不来也解释不清,他只知道在每年每月每个好日子中做着他认为为人父应该做的事情。
过年红包是少不了的,除夕夜爸爸就会准备好,年初一吃完早饭就给我们姐弟俩。我结婚后也有,初一起床就可以收到红包。以前的祝福是学业进步现在的祝福是工作顺利。
年年岁岁祝福相似,岁岁年年容颜不变。
我和爸爸之间的仪式感也是打开微信软件即能看到的微信头像和每周至少两次的视频通话。有时时周三,有时是周五,有时是周六,无论是哪一天,每次都会在晚上的8点-9点之间。因为爸爸的习惯是八点前做饭吃饭,把事情处理好,八点之后时间最休闲,每次视频都能接上。定时定点成了我们之间的默契,特别是女儿出生后,更是,她就像把我和爸爸距离拉的越来越近的那根绳。
我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把我的微信号置顶的,但是置顶的微信也显示了对方在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才放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互相把对方的微信号置顶也是一种仪式感。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深在骨髓里的仪式感生活需要仪式感,和矫情无关,只为记录一些温馨温情的时刻。
那我和我弟的之间的仪式感呢?这个从小就不太让人省心的家伙比我更不在乎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
可是不在乎不等于不存在。
小时候,我们之间的仪式感存在于除夕下午贴春联时刻。熬浆糊,摆桌子,上木梯,贴春联……一起选择贴在各自房间门口的帖子,我给他选心想事成,他给我选学业进步,然后都在心里默默念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长大后,我们之间的仪式感是每逢节假日的一通电话的相互提醒:
“你给爸爸打电话没有”
“父亲节到了记得给爸爸发红包”
“姐,生日快乐,年年18”
……
或许你会问,你妈妈呢?嗯,我和我妈妈之间的共同回忆永远停留在2011年9月开学季,那个还没盛行说“仪式感”的年代里。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便是如此。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深在骨髓里的仪式感所以,我很感谢这周关于“仪式感”的主题写作,让我想起和至亲的共同经历的点滴:爸爸给我铺的整整齐齐的暖床、给我做的热腾腾的早餐;弟弟给我准备我所喜欢吃的、在我想吃馄饨时二话不说骑车去买……倍感珍惜。
同时,也让我醒悟我们之间的共存的可称得上有仪式感的事情之少。所以趁着正年少,不管生活是平淡如水还是热闹如火,从现在开始,让生活不缺仪式感。
日后,回过头看看,那些与父母姐弟、爱人孩子一起留下的富有仪式感的足迹,一定会感到很幸福很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