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的眼里,小朋友的笑是可爱无比的,而哭,是被禁止的!
01
印象里,小时候只要一哭,父亲就会吼出来“不许哭,憋回去!”在很多人眼里,哭被歪曲为丢人、懦弱、无理取闹、获得某个东西的手段。孩子一哭,很大一部分人的反应是如何能让他停下来,还有一部分人的反应是随他哭个够,只有很少的人愿意正视孩子这种情绪。
曾经在课外班,看到一个新来的孩子,不愿意进课堂上课,一定要妈妈陪着。上了一会,妈妈偷偷出去了,孩子发现妈妈走了就哭着跑出去,妈妈看到后气急败坏的说“你要是再不好好上课,我就不要你了!”
是不是很耳熟:奶奶:别哭了,不哭奶奶给你……爷爷:能不能不哭了,这点事有什么哭的啊!爸爸:别哭了,再哭爸爸生气了!妈妈:再哭我就不喜欢你了!……
02
一位心理学的专家说过,孩子哭如果让父母心里难受、烦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内心积郁了许多负能量,没有得到宣泄的机会。
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发泄。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是在为你的负面情绪背锅!
我们不能拿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脑科学知识表明:理智脑要到20岁以后才完全成熟,而理智脑的发展,需要情绪脑的支持。也就是说,想发展孩子的理智脑,就绕不开情绪脑。理智脑需要情绪脑才能够理智起来。要让孩子掌控情绪,最需要做的,是要刺激孩子情绪脑和理智脑之间的联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发展他们的理性。
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难过、害怕、恐惧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感反应,孩子既然有了这样的感受,父母应该首先表达出接受,接受之后再引导他去面对。为了取悦父母,孩子在想哭泣时和害怕时就会压抑自己,甚至犯了错会撒谎,遭受欺负会隐瞒不报。如果在父母面前都要戴上假面具,孩子就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不能做自己,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03
孩子哭的时候,你越哄他越哭。他哭,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没有被理解,但是我们的言语里永远表达的是“不要再哭了”,这里面既没有需求满足,也没有被理解,怎么可能因为你的意愿就停下来了呢?
所以孩子情绪不好时需要做的是:首先要认可孩子的感觉和情绪,然后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并帮助他心情好起来,最后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林志颖带儿子kimi上节目,第一集的时候,每个小孩都要上交自己的玩具,kimi舍不得交上自己随身携带的玩具小黄,他因此伤心哭泣,爸爸蹲下来抱着kimi说:“小黄是你的亲人,对吧?”他明白对孩子来说,这并不只是交上玩具,而是在跟他最亲密的伙伴分离。得到理解的kimi感觉逐渐好转,主动交上了自己的玩具。
在现实中更多的家长会说:“这有什么可哭的?你看,别的小朋友都交了。”孩子最终也会交上玩具,但是,无法疏导出来的情绪便压在心底。
这种在成人眼里很小的事很可能在几十年之后都得不到发泄。
有位网友记录,在一堂育儿课上导师让她回忆小时候难忘的一件事。她想到曾经因为做错事被妈妈批评后哭了出来,妈妈大喊:“你别跟我哭哭啼啼,再这个样子你就给我出去。”她当时忍住眼泪,后来躲到自己的房间在被子里压抑地哭泣。
导师问她:“如果童年时那个躲在被子里哭泣的小女孩就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什么?”她想了很久,说:“我好想抱抱她,让她靠在我的肩膀上,跟她说,哭出来吧,没关系的。”当她说出这句话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即使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那样的委屈因为当时没有发泄出来,仍然深埋在心底。
父母面对孩子的哭泣,经常为问的一句话就是:哭能解决什么问题?可是孩子的世界里,哭和笑一样单纯。你不敢让,怕他的哭变成威胁,你不敢哄,怕他的哭让你丢脸。可你唯独不怕他承受压抑,不怕他心理扭曲。在孩子的世界里,哭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只是一种情绪。做父母要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
养娃这个大工程,一个人太孤独,要组团哦,那么先转发一下~
关注我然后私信“福利”来领取英文动画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