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其它诸如饮料、烟草等行业让学术界掩盖对其不利研究的报道屡见报端。
2015年,《纽约时报》一篇报道揭露,为淡化糖类饮料与肥胖之间的关系,可口可乐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数百万美元资金,企图弱化含糖饮料与肥胖的关联。
2016年6月,美联社报道揭露糖果业也赞助科学研究,并得出“吃糖的儿童比不吃的更瘦”这样的结论。一些代表好时等糖业制造商的贸易组织资助了一项研究,最终给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结论:吃糖果的孩子比那些不吃糖果的体重要轻。
但事实上,行业巨头操纵科研结果来引导大众消费观的做法,并不是仅仅只在21世纪才出现。
黑幕的揭露
《纽约时报》美东时间2016年9月12日报道,《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当日发表了一篇披露制糖业内部文件的文章,揭露了美国制糖业上世纪60年代花钱收买科学家控制舆论,弱化糖制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转而将饱和脂肪酸推为罪魁祸首的丑闻。
这些制糖业内部文件,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以下简称UCSF)的一名研究人员发现。文章指出:过去长达半个世纪,关于营养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包括许多当今推崇的营养学观念,极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糖业的“刻意操控”。
该论文的作者之一、UCSF医学教授斯坦顿·格兰兹(Stanton Glantz)说:“他们(制糖业)使得数十年来对于糖类的讨论完全偏离了轨道!”。
黑幕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男性患冠心病的高死亡率引发了对风险饮食因素的研究,包括胆固醇、植物醇、过量卡路里、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矿物质。
20世纪60年代,两位著名的生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冠心病饮食诱因假设:
伊丽莎白女王学院生理及营养学教授约翰·尤德金(John Yudkin)认为,糖类添加是主要的诱因;
明尼苏达大学营养及病理学家安塞尔·凯斯(Ancel Keys)认为,全脂、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是主要诱因。
然而,到了80年代,很少再有科学家认为糖类添加是冠心病的一大诱因。在美国政府推出的第一版“1980年美国膳食指南”中,减少全脂、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以预防心血管类疾病,但并未提及糖添加是冠心病的诱因。
那么,这几十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尽管关于饮食中糖分引起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风险至今仍有讨论,然而,有一点非常清楚:
糖业协会(SugarAssociation)所领导的制糖业坚决否认糖分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在整个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心积虑企图影响心血管疾病饮食诱因的科学研究。
早在1954年,糖业研究基金时任主席Henry Hass就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将耗资60万美元(折合现在约530万美元),“教导那些从来没上过生物化学课的人……(告诉他们)糖能够让每个人活下去,精力充沛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麻烦。”
1962年,伴随更多证据显示,高糖饮食或增加血清胆固醇含量从而诱发心脏病,糖业研究基金明显开始焦虑起来。为此,该基金当时的副主席、研究主管John Hickson建议“开始实施一项重大项目”,对抗这一学术界风向。他建议成立一个“舆论池”(opinion pool),研究应该“强化”哪些“公众概念”,并发起研讨会,“让批评者在同行面前揭露他们的错误之处”。
最后一个建议则是,由糖业研究基金资助冠心病研究。“226计划”由此产生:哈佛大学教授Hegsted和Robert McGandy负责执笔撰写。哈佛大学公共卫生营养部主席Fredrick Star担任监督人员。
从1965年项目开始到1967年该研究刊发这段期间,Hickson和Hegsted的通信往来充分显示了糖业研究基金发挥的主导作用和该研究的倾向性。比如,Hegsted曾在信件中向Hickson保证,“非常清楚”糖业研究基金的“特殊兴趣”所在,并将“尽我们所能”在研究中覆盖到。在该研究交付出版前,他告诉Hickson:“我向你保证,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让我们期待出版后的样子吧。”
阴谋的发酵
最终,这项研究文章发表在颇具声望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评论中引用的研究都是经过糖业集团特意挑选的结果,整篇文章极力弱化糖类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极力将“黑锅”扣向饱和脂肪酸。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制糖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资助的研究项目成功驳斥了糖类摄入的危害,反而将饱和脂肪推上导致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最大饮食诱因。
尽管文件所披露的制糖业“利欲熏心”的事件已过去将近50年,然而近期有许多报道指出,
食品工业和资本仍然在影响着营养科学。
这几位哈佛大学科学家以及当时合作的糖业集团高管均已去世。其中一位科学家是马克·赫格斯(D. Mark Hegsted),后来当上美国农业部营养部门负责人,并于1977年帮助起草联邦政府的第一版膳食指南。另外一位是哈佛大学营养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J·斯戴尔(Fredrick J. Stare)。
赫格斯博士利用研究影响着政府的膳食建议,强调饱和脂肪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而极大程度上将糖类比作只会引起蛀牙的空卡路里。这导致直到现在,政府膳食指导最重要的部分仍是警惕饱和脂肪,尽管近年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其他一些健康委员会已经开始警告过多的糖类摄入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针对《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的报道,糖业协会发布声明回应称:1967年评论文章发表的那个年代,医学杂志通常并不要求研究者透露资金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直到1984年才开始要求公开资助来源。
糖业协会的声明也承认,行业资助研究活动应该更加透明化。即便如此,糖业协会仍然对行业资助研究进行辩护,认为这类研究在科学讨论中发挥着重要的情报作用。糖业协会表示,几十年的研究已经表明“糖类在心血管疾病中并没有独特的作用”。
格兰兹博士在披露文章中指出,这项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五十年来制糖业刻意引导着营养学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而关于糖类和饱和脂肪的相对危害性当今仍在讨论。数十年来,美国负责国民健康的官方机构建议人们减少脂肪的摄入,这导致许多人倾向于购买低脂、高糖的食物。一些专家称,正是这类食物助长了美国肥胖危机剧增。
格兰兹说:“制糖业手段非常高明,因为评论文章,特别是发布在顶尖杂志的评论文章,往往能够影响这个科学讨论的方向。”
纽约大学营养学、食品研究及公共卫生学教授玛丽恩·内斯特尔(Marion Nestle)针对新披露报道的评论文章称:这些披露的内部文件有力证明了,制糖业曾“明目张胆”赦免糖类作为引发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子的罪过。
她说:“这简直骇人听闻,从没见过这样明目张胆的(控制研究结果)。”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部主席沃尔特·威利特(Walter Willett)博士称: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利益冲突的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行业资助发表的文章,同时也提醒了我们“研究应该由公共资金资助,而不是行业资金”的重要性。
通常研究者并没有足够的数据评估糖和脂肪的相对风险。威利特博士说:“鉴于今天的数据,我们认为精制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糖饮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子,然而我们摄入的膳食脂肪的类型也非常重要。”
对科研和舆论明目张胆的操纵
《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发表的文章是基于UCSF博士后研究员克里斯汀·卡恩斯(CristinE. Kearns)在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其他图书馆档案中发现的上千页来往通信和一些文件。
文件显示,1964年,制糖业高管约翰·希克森(JohnHickson)提议“通过合法的研究项目”转移公众舆论。
当时,已经有研究开始指出高糖饮食与心脏病高发率相关。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家,包括著名的明尼苏达州生理学家安塞尔·凯斯(Ancel Keys),认为饱和脂肪和膳食胆固醇才是导致心脏病的最大风险因子。
希克森提议通过赞助研究来平息那些指控糖类的研究结果。据历史文件披露,他写道:“这样我们就能驳倒那些污蔑者了。”
1965年,希克森招募哈佛大学研究者撰写评论文章来批判那些指控糖类的研究,并支付多达5万美金的重资。希克森明确表示,希望最后的评论结果是对制糖业有利的。
而哈佛大学的赫格斯向制糖业高管保证:“我们非常清楚制糖业的立场,我们会尽力来处理这件事情。”
在撰写评论评论文章时,哈佛研究团队甚至与希克森分享、讨论草稿,直至最终希克森表示满意。
希克森在通信中写道:“我们非常确定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非常期待文章付梓。”
事情还未结束
在哈佛大学三位教授署名的这篇文献综述中,饱和脂肪酸被视为心脏病的最大致病因素,而蔗糖则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可能导致龋齿的单纯的空热量(empty calories)食物。《纽约时报》指出,今天,少食饱和脂肪酸仍然是政府饮食建议指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过去几十年,美国政府官员都鼓励美国人减少脂肪摄入,从而导致大量美国民众消耗了低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一些专家认为这是造成美国肥胖率高企的一大因素。
在JAMA这篇报告公布的同时,纽约大学营养、食物研究和公共卫生教授Marion Nestle发表了一篇评论:
“今天,从深度加工食品、饮料和营养品制造商,到奶制品、肉类、水果和坚果生产商,食品公司资助研究范围之广,几乎不可能完全被观测到,而这些研究结果通常都对资助方有利,”Nestle说,“食品公司的资助,不管是不是有意操纵,破坏了公众对营养科学的信任,导致人们无从选择该去吃什么,而且还扭曲了政府的饮食指导,使其并不符合民众的最佳利益。”
美国糖业协会在声明中承认,该行业的确应该“给予所有研究活动更多透明度”,但同时,它表示行业资助的研究在辩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于冠心病的诱因,它说,过去几十年的研究都认为蔗糖“没有在心脏疾病中发挥独特作用”。
————————
作者简介:我是老杨,健身六年的腾讯高级产品经理,营养师,力量举运动员,keep签约作者,两年来在公众号、知乎专栏撰写了关于健身,营养,行业的原创文章共200多篇。
如有问题需要咨询或查阅更多文章,欢迎来公众号“健身小食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