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有感随笔散文
重读:《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重读:《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作者: 留不住的搁浅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08:40 被阅读42次

没读龙应台的书之前我对她是陌生的,印象里就只有那句很有名的关于背影的话。读完她的书之后忍不住重读一遍又一遍。

我有个坏毛病,就是看完了一本书不喜欢看第二遍,但是龙应台的书破了我二十几年的读书习惯。

重读:《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序虽小,但足够引人注目。《你来看此花时》篇幅不大,但情真意切。

她幽幽地说话了:“女儿,与其到时候不知道东西会流落到哪里,不如现在清清醒醒地交给你吧。”

她在家整理卧房的时候,发现抽屉里有个红色的盒子,那是她母亲未生病时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留给她的念想。

外面是盒子,里面又用黑色缎巾密密的包裹着,到最后才露出那些金项链,金戒指。

虽然她不爱戴首饰,但是她母亲还是把东西放在女儿的手心里。

母亲对女儿的爱大概就是:好吃的留给你吃,好看的留给你带,好用的留给你用。

我的外婆生前也是和她母亲一样,她也是个爱美、爱干净的人,她在打扮自己的同时还经常告诫我要打扮的漂亮点。

她珍贵的东西也是用布包裹的一层又一层,然后放在柜子里某个隐蔽的角落里,每次我去她家,她就会很开心的找出来拿给我。

“感觉怎样,好吃吗?”我才拿到嘴边,外婆就迫不及待的问我,生怕不好吃。

“好吃,很脆的,你尝尝!”我拿出另一块给她,有时即使不好吃,我也假装说很好吃。

因为你明白,那是她对你的爱,你吃的开心,她才会心满意足,才会有成就感。你又怎么忍心去破坏她的爱。

没吃完的东西,她又会重新小心翼翼的用布一层一层的包裹好,仿佛在珍藏着一件很宝贝的东西不想被他人发现,可惜被我看到了藏在哪。

要是老鼠偷吃了这些东西,她会不会气急败坏的骂老鼠呢?这是我那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小孩子闲了就爱胡思乱想。

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大多数时候出门,散步,逛街,旅行等都会选择至少二人行,选择两个人一起,是因为一个人总觉得很孤独。

其实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全心的跟风景约会,两个人一起走的时候,你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重读:《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从前喜欢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当你习惯了,不会觉得孤独。反而觉得人多了很聒噪,一个人才是难得的清净。

两个人在路上你会探讨着哪哪的衣服好看,鞋子好看,东西好看 ,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自我反思最近的情况,会有一个自我修复的机会。

一个人走在路上,你会去观察那些平时你注意不到的东西,感觉一切都很美好,连蚂蚁都很可爱。

她看见弓着腰走下台阶的老婆婆,断墙下的花猫,夜色里的影子等等,那些不都是我们走在路上可以看到的吗?

生活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那发现美的眼睛。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话我反复读了很多遍,原谅我理解能力差。

读着读着,想到了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出去玩的时候拍照,我是个非常喜欢拍照的人,拍花,拍人,拍路,各种拍。

拍这些东西,是为了给别人看吗?不过是自己想记住这些美好,因为每一个你看到的“美”稍纵即逝。每一个当时都消纵即逝。

就像龙先生说的那样:“这世间的景于心如此明白。它不过是我心的注解,眼的旁白。”

一直不愿承认,我喜欢拍照是因为怕那些美失去了我再也看不到,龙先生的话一句就戳中了我的内心。像个小偷把你暗藏的宝贝公开于众,不喜欢这种感觉,但越发喜欢她写的东西。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初中语文老师读的,50岁的他站在讲台上饱含情感的读着这句话,我在台下听的泪流满面。

重读:《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不知道是老师读的太好还是句子写的太好,反正当时听着就想起了父亲,那个我曾经特别讨厌的人。

别人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那我呢?我大概是他的冤家吧。

他不解风情而且还脾气超丑,如果不是我长的跟他像我真怀疑我是不是捡来的小孩。我对他的情感淡的比陌生人还陌生。

直到有一天,母亲生病了,需要动手术,他从上海晚上赶回来,我去接他,看着曾经高高在上的他此刻背已经略显佝偻,黑发里藏着几根白发,我瞬间难受的说不出来话。

那些对他的抱怨在看到他的背影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你会发现自己太孩子气了,天下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

他们越来越老了,我们越来越大,彼此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再不珍惜彼此相处的时间真的要没时间了。

小时候父母送我们去上学,大了父母送我们到村口路旁目送着我们远去,子女和父母的缘分是一次又一次互相目送。

只是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相关文章

  • 重读:《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没读龙应台的书之前我对她是陌生的,印象里就只有那句很有名的关于背影的话。读完她的书之后忍不住重读一遍又一遍。 我有...

  • 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摘句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目送》

  • 你来看此花时——读《目送》

    今日要推的书是龙应台先生所著散文集《目送》。 《目送》,龙应台先生用柔软的笔墨,铺陈晕染了她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目送中看到,算是...

  • 你来看此花时——读《目送》有感

    初读这本书,温情的文字,慢慢地,熨帖着人心,带着亲切的暖意,带着窝心的安慰。人世间的百态,存在于我们内心最真切的感...

  • 征文.眼于我

    今天,在龙应台的《目送》里,看到这么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目送》||愿你来看此花时,花正开,开正好

    一纸一书,一人一影。 梦醒时分,怕是被不可言说的感伤浸溢枕畔。怎知寂夜漫漫,泪眼阑干。 龙应台笔尖触动下的稀疏字迹...

  • 你来看此花时

    是一年夏夜, 睡在一片静谧的花丛,夜晚仰望星空。 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星空。 星群聚集得又多又密, 竟然有了像浮雕一...

  • 你来看此花时

    临窗而坐,不知不觉间窗上映出的自己愈加清晰,夜,深了。 夜色朦胧里,我看见路灯,把人行道上变电箱的影子胡乱射在一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目送》你来看此花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cuwxtx.html